让我来描述《非暴力沟通》,我会说它是一本教我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与自己相处的书。其实我向来只喜欢读纯文学类的作品,如小说、散文之类。但某天逛知乎的时候,看见一个话题:你读过哪些让人有跪感的书?《非暴力沟通》恰在其列,很多人都推崇备至,勾起了我的兴趣,让我想要一探究竟。
这本书全篇都围绕着四个词: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毫无疑问,观察二字让我有了读下去的欲望。此文最开始就区分了观察和评论,观察是客观地描述一个事实,而评论是主观的感受。这和我一向奉为真理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在交流过程中,评论只能让你猜测到评论者眼中的事实,并不一定是真实情况。只有客观地说明事实,沟通才会更有利的进行下去。
与我而言,感受和需要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你知道别人的感受时,逐步分析了解就能洞悉他的需要,相反,如果你知道他的需要,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感受自然也就很容易知道了。在交流中,如果你理解他的感受会极大地拉进距离,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共情”,进而知道他的需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沟通的过程中,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某些时候也可称之为“示弱”,这样会省很多事儿。
最后一步就是请求,当你知道了自己的需要时,形象而直观地提出请求,记住,不是命令。因为,你的请求可以被拒绝,此时如果心存不悦便成了命令,强制地要求别人满足你的需要,这样就适得其反了。其中,我很认同一个观点,不要抽象地表达你的需要,你要明确地告诉他人你要什么或是你需要别人什么具体的行动。
倾听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书中提到,当别人表达他的痛苦时,不要急于提出建议或者安慰等,这个时候你需要认真倾听,体会他的感受和需求。毫无疑问,一个人倾诉他的痛苦时,不会需要你告诉他怎么做,而是需要你的理解和接纳。
当然,以上只是我粗略地翻阅了一遍写下的感受,书中的精髓我并未完全体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其中的观点,正如某些宗教言论,信则有,不信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