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一本书.王小郭】2016-1-16-098《谈话的力量》
原文:
批评你的人通常最想得到的是你倾听他的意见和想法,并且认真地对待。如果你不愿听对方的批评,问题就会积累起来无法解决,反而会让矛盾越来越激化……不管你跟别人的关系有多好,有时候也免不了受到批评。给自己找借口只会带来麻烦。对方的意见连你的承认都得不到.其感受也遭到你的不屑一顾,在与你争辩的同肘.他只会变得更生气。通常.这种做法使小矛盾像滚雪球一样发展成激烈的争吵.
【思考】
有的人,尤其是心理学家说,批评,是因为自己身上有相同的问题,自己不能接受或容忍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所以对别人身上相同的问题便格外关注,故批评对方。
但我至今没有体会到这一论点的真实性。比如一个生性温和善良的女孩子,若见到有人屠杀宠物,所以批评对方。这难道说明这个女孩子身上就有屠杀生灵的倾向,所以批评对方的杀戮?显然说不过去。
批评,其本质应该是突破了自己的认知范围,所面对的问题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符合。此时,要么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改变自己的认知层次,从而达到与所面对的问题相一致。或者不改变自己,要求对方改变。现实中的经验显示,前者很难实现,我们往往我执于固有的认知模式,我执于已形成了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所以自己往往不去触碰自己的价值体系。后者是经常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改变自己时,往往要求对方发生变化,从而与自己的价值体系相一致。
我们内心的小我就是如此,往往执着的认为改变自己要难于改变别人,所以一有价值观不符时,便立即要求对方改变。所以,就会向对方提出批评。
当自己的与对方的价值体系不相符时,内心的情绪变化程度往往会与两人的价值体系的落差幅度成正比。当两人的价值体系落差幅度不大时,我们往往会在内心里基本接受,于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善意的苦口婆心地说服对方,希望对方弥补上与自己相差的那部分。当两人的价值体系满头幅度较大时,就会发自内心的生气,尤其是当自己对对方期望较高时,以为对方应该与自己的价值体系差不多,但现实中却差很多时,就会变得愤怒,于是会更加严厉的斥责对方,目的是让对方快速地改变,从而达到与自己认识水平相一致的程度。
但实际上,我们内心的“小我”做了一件傻事。既然不敢触碰自己内心,不敢去改变自己,那么如何能改变得了别人?同样,对于对方而言,对于外来的批评,他的“小我”抵触地更强烈,也就是说更难以改变。相对来说,改变自己要比改变别人要容易很多。所以,我们应选择改变自己,或者把自己的认知层次、价值体系变得与对方一样,或者将自己的认知层次提升地足够高大,从而更容易弱化、消融对方较于自己异化的部分,就像将一袋洗衣粉倒到脸盆里,浓度会非常大,若将脸盆换成大海,那一袋洗衣粉便瞬间被稀释得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