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作,还来得及吗?

在听与辉同行,嘉宾是余华,苏童和程永新。这些有名的作家和编辑侃侃而谈讲了他们从年少时的读书经历,又经历了40多年的阅读和写作打磨,成为了非常著名的作家。我一直也有一个写作梦,虽然没有想过完全以写作为生或者成为名作家,但是我也想写写关于我脑子中意识流的喷涌,告诉大家我遇到过的痛苦与悲欢,不想在人生的最后把这辈子经历过的事情都忘干净了,总是想或许有一个人通过我的故事避免了一场伤害或者得到了某种治愈。但是人到中年了,才开始提笔写作还来得及吗?

去年看过一本书叫《秋园》,被称为女版的活着,作者是到了70多岁才开始提笔回顾人生的老人,生活简陋但不窘迫,她就在自己拥挤的厨房里完成了写作。伍尔夫说,一个女人想写作只需要两样东西,钱和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看来没有房间,哪怕在厨房,或者像是JK罗琳写哈利波特一样在咖啡厅也可以。对,咖啡厅是一个写作的好地方,钱我不知道该准备多少,但是能提供写作看书的咖啡钱我倒是还有一点。所以好像写作在哪儿都可以完成,而且跟年龄也没什么关系了。我可能更需要一个咖啡厅,一定是一个带厕所的咖啡厅,还不能太嘈杂,这样我就可以坚持写下去。现在这个短文我是在自己房间里写下的,而厨房并没有那么大可以放下一张桌子,所以我就选择在咖啡厅或者在房间里卧在床上写作都可以,我还是有选择的。

写什么内容呢?故事还是生平?我好像也不会是什么名人,很难写生平或者回忆录,这也不符合我的性格。我更想写故事,写成小说,这样想骂谁或者把谁形容的很坏也不会有顾忌。但是小说很难写,我没有写作技巧,看书都看不懂更难写书。所以写小说只能称为一种暂时的假设。但是我写故事还是有一些目的的,之前也说过,想把我遇到的一些重大事件写下来去帮助更多的人,我的很多治愈也是靠阅读完成的,所以我也总想写点有人愿意看,对别人有帮助的内容。

很早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想写作就先 阅读,那个时候我还特意停笔去读,其实也没读太多本书,现在觉得完全可以边读越写,不能因为阅读耽误了写作。与辉通行的直播间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一本小说是什么。对我来说,对此生影响最大的一本小说应该就是《飘》了,是我高中的时候自己在房间里读到的,后来上了大学有机会看到了电影。为什么《飘》对我的影响最大,主要是因为女主的坚韧和面对困难的勇气,让我知道人的精神上应该有一根支柱,即使外界没有其他人的力量,也能完全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的心有一方归地。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不停的重复这句话:tomorrow is another day,就会又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