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跟着老师读原版书还要什么背景?这个背景比较有意思。
我在休二胎的产假,趁着休长假报了一些课程来学习。四周前我因为报名的"做自己的CEO“活动结识了住在附近的一位姐姐,她是新精英的咨询师。在帮我我梳理完成就事件之后,临出门借给了我三本书《刻意训练》,《思考,快与慢》和《成功,动机和目标》。对的, 《成功,动机和目标》就是《Succeed, 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的中文版。当发现乐乐老师要领读的原版书是这本时,我还是很惊喜的,因为开课前我刚巧把这本的中文版已经读过一遍了。我怀着这本英文版肯定能读完的信心开始了跟着乐乐老师读原版的过程。
另一个需要提的是,老师的课程时间与我的生活相冲突(辅导老大学习带老二休息),我只好录音次日回听,又因为每周五开课时间刚好是老大数学课的结束时间,外出时的录制效果很差,不得不各处找同学索要录音。
感受与收获
10次课已经回听完了,我来写写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关于学英语
在第一次开课前,我已经读完了英文版的第一章并把所有自己不认识的单词都查了且记录在了有道单词本里。100多个单词啊...我内心又开始翻腾了。
哪里知道乐乐老师的精读课上对单词的处理不是这样的。老师对于单词是这样处理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人名直接缩成字母来对待。对于大段的例子(各种具体的心理学实验案例)是直接跳读的,要求理解其意思即可。我之前真的是一字不落查单词啊,对比看来,我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精读。按照乐乐老师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消除学习的畏惧感;纵然没有畏惧感也会迅速提升效率,很快积累成就感从而带来正向反馈。
另一个就是单词的扩充。老师提到她被人称赞用词的准确,我跟被雷劈到一样。我的工作语言是英语,虽然也天天写邮件,基本上都是很简单的句子,偶尔会纠结到底该用哪个词能更好的表达。没有积累,表达也就谈不上准确了;最近在陪老大一起上英语课是,老师提到的一个扩充单词量的方法就是积累同义词.....这么久才知道这种方法,感觉真是不爽啊...可知我停止学习,停止英语学习有多久了...
关于文章理解
我也忘了自己有多久没有研究过语法了。我对文章的理解除了单词带来的阻碍,比较少碰到理解不了的情况。或许我已经把语法内化于心,也或许我又当了一次睁眼瞎。跟着乐乐老师读原版,我发现老师可以看着英文直接就把它快速地翻译成中文说给我们听,感觉这个好厉害啊!我读英文时很少把英文句子翻译回中文来理解。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读完一篇英文文章记忆并理解其内容能力差的原因。这个问题得找乐乐老师再确认下。
关于本书的内容
我已经读过一遍中文版了,觉得里面很多内容值得再读一遍提取精华。今天在跟读第三章的内容时,我时而觉得自己是进取型时而又觉得自己是表现型。进取型表现在:碰到困难时我不容易放弃,总是积极找解决方案;表现型体现在很少问问题,怕自己问很低级的问题被人鄙视....还是很受启发的,可以对照作者的描述再进行一遍自察,把自己调整为进取型人,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成长者。
其他:
《刻意训练》中提到的刻意训练的方法跟xdite在元学习中提大的方法真是一毛一样的啊,找个高手,问高手要高频小套路,然后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得到反馈,然后就提高了。跟乐乐老师读原版也是提高英语阅读的刻意练习方法啊,高手有了,高频小套路也有了,剩下的就是练习了和获得反馈了。
在看到乐乐老师的公众号之后,我也买了evernote的书,把自己的工作笔记先粗略的整理了一番;也弄了aTimeLogger,目前正在磨合中。正巧我的其他课程中的知识管理应该也会跟这个有关,索性在假期结束前就都一起搞定然后再去调整。
在提供录音给其他同学的过程中,我碰到了一位在加州学习生活的同学。我很好奇她已经在美国工作学习生活了10年,为什么还要来听乐乐老师的课程。她淡淡地说了句:精读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不一样的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一样的英语课对于水平不同的人来说收获也是不一样的,大家还是得多交流,才能最大化这门课程的收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