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需理论:
说的不对、只是有个思路。供需理论,如果说一个人是一个企业的话,那么供给可以分几个层次,外在形象的感知,技能技术的提供,精神内在的依赖。其实前两种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说稀缺也是稀缺的,毕竟学习力各有千秋。精神层次上的依赖,却跟一个人的自我高度关联。毕竟其他一切都不能让你变得真诚,真诚却可以抵达一切。
二、边际效用:
客户愿意为边际效用付出的资金,大于你的边际成本,这个生意就成立了。麦当劳第二杯半价,我时常想,不仅仅是情侣,喝一杯不够的单身狗好合适啊(曾经的自己)。现在想想好冤啊~
三、机会成本:
很喜欢罗胖的国民总时间这个概念,我之前做教育培训行业,跟同事分享过我的一个观点。就是家长会给孩子报我们的课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家庭周末的有效时间是有限的,优先考虑K12学科,再次美术、音乐、体育。报了我们的课会影响孩子上其他课的时间,这就是机会成本。
四、激励相容:
万老师课里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光提建议还不行,提建议的人他得身体力行,真的这么做过。
曾经有个朋友说,你这事能做好,干吧,我觉得基本能成。
感谢认同,那你给投点钱行吗?
呃……
激励相融!学习了,有个朋友跟我说过,合伙一定要投钱,借都要他投,这样才能做到绑定。这就是老师说的激励相容。OK,以后可以出去炫词了,老师这课便宜还有凡勃伦效应啊!
五、交易成本:
我举个反例,身边有个人就是能外包的就外包。把老师的这套理论用到极值。带娃看病,给500,你去排,车停不进去,给10块,师傅你停。公司找场地,雇个人专门给找。我觉得理论没问题,但应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些细节的,如果全部外包,不参与,那你就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还会有一种钱可以买来一切的错觉。比如永远不会停车,公司找不到切合你内心需求的场地,我觉得这种外包也需要你亲身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