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在路上 绘就党群连心画卷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群关系的“晴雨表”。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党中央推出了八项规定,旨在纠正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作风建设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党员干部每一次服务群众的细节里、每一项政策落实的成效中。当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被拆掉,当官僚主义的“门槛”被放平,群众才能触摸到党和政府的温度,发展才能积蓄更深厚的动能。
作风建设的重点在于“实”,有的干部把调研变成“打卡拍照”,把会议当作“任务交差”,看似忙碌却未触达问题本质。反观那些真正扎根基层的身影——驻村书记走家串户摸实情,窗口人员“一窗通办”减流程,这些“实”的作风,才能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民生土壤。为民办实事,遵循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限费用的原则编制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行政许可类事项压缩审批时限,正是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形式主义的生动实践。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贯彻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要求,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政治定力和强劲态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经常抓、抓经常、抓出习惯,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让作风建设成为党的建设的亮丽名片,以更优服务、更实举措、更严纪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