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下旬,我利用工作之余的闲隙时间,断断续续又重读了一遍《月亮与六便士》,因为我发现,随着人的年纪增长,阅历增多,对于经典作品的理解就会愈发深刻,我觉得年轻时候读到过的经典,很多时候往往只停留在“读过”,但并没有真正读懂。现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有必要重读一些经典作品,更深入地思考作品想要传达的精神,所谓“温故而知新”,大抵是这个意思。
重读《月亮和六便士》,和5年前的感受,有什么差异呢?我特地翻开5年前的读后感,知道了当年自己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保持灵魂自由的重要性,也从这本书中,获得了践行自由生活方式的力量。我很惊讶于,尽管这篇读后感的内容完全没有在脑海中留下丁点儿印象,但自己这些年来确实是按照读后感所希望的那样去生活的,就像被植入了潜意识一样。这也真的印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思考才是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的道理,真的会根植到潜意识深处,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不是总有些人喜欢鼓吹“读书无用论”嘛,他们的主要论据就是书读完了就忘记了,确实,书本中的文字可能会被遗忘,这在所难免,但是从这些年来我的体会中,我慢慢意识到,读书的启发或者说收获,和文字的记忆完全没有关系,它是一种内化入灵魂的融合,就好比每天坚持跑步的人,和普通人相比,并不见得跑步水平有多么专业,跑步速度有多么快,而是浑身上下散发出的健康体态和蓬勃朝气,这种差异,需要日积月累,我觉得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造,虽然慢,但是深刻,套用毛姆在书中的一句话,上帝的磨盘转得很慢,但磨得很细,我觉得这也可以用来理解读书对人的改造,缓慢但深刻。
近段时间,我非常着迷于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就是希望通过保持清醒的认知去生活,不被周遭的“惯例”和普遍的“规则”裹挟,不“随波逐流”。然后重读《月亮与六便士》,我神奇的发现,自己所追求的这种生活方式,从根源上是受到了strikland的启发。这也是一种类似三体里面“思想钢印”的东西,虽然我早已忘记了这本小说的内容,但那种震撼人心的生活态度,已经深深跟植入我的内心。
再次回到本文的核心,那就是,重读这本书,到底带给我什么新的启发呢?我觉得大抵有一下几点(抱歉,写材料写得多了,喜欢分观点、分层次展开论述,这到底是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首先,我开始思考,strikland的生活方式是否太过极端,艺术的人生真的需要类似献祭生命、放弃世俗的方式来获得吗?碰巧,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的第二天,我便看到了位光明的传奇人生(https://mp.weixin.qq.com/s/oNoIqgCJ2Kqcgg7-3p8JWw),这位大叔,是一个废品收购者,住在15平方的陋室中,却创作了上千幅油画,而且他对于西方美术史也颇有见地,对于各个美术流派、绘画手法都非常熟悉,最为关键的是,他依然热爱生活,热爱家庭,做到了艺术与世俗的平衡。我觉得这个位大叔,比strckland高明,可能他的艺术成就不及s,但是仅就他个人的人生来讲,是更加充实而快乐的,而且往更深处说,艺术的追求,没有高低之别,陈丹青老师就说过,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源自于人自发的本能冲动、对大自然美的向往,这种肆意之作,无关技法,无关阅历,仅仅在于对美本身最原始的探求(当然,这不是陈老师的原话,但我是这么理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S和位先生在艺术追求上,并不相上下,都是接近美的本质和内核,况且S是一位虚构的小说人物,为了凸显主题二采用了一定的夸张和对比的写作手法,但是位先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人,他的这种对艺术的追求,同时又巧妙地做到了一定的兼顾,所以我觉得这是更值得我们去敬佩去学习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案例,我觉得我应该对以往“片面的”生活方式做一定的修正,之前我可能是更加追求形式上“特立独行”,也就是为了“独特”而“独特”,有一些矫枉过正的嫌疑,接下来我因为更深入一层,真正去理解“灵魂自由”的含义,真正明白“特立独行的生活”只是获得“灵魂自由”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就比如S这样的艺术家,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抛家弃子,虐待肉体,可以向位先生一样,做到一定的兼顾,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智慧,我觉得对于我个人的人生道路,也非常有借鉴意义,今后我的人生,可能不会变得这么拧巴、这么格格不入,而是像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外圆内方这种境界。
其次,我在思考,结果和过程,哪个更为重要。S最后将他最巅峰的作品付之一炬,这是小说最华彩的篇章。S为什么要这么做?毛姆以小说家的角度去揣测,那就是,S已经找到了美的真谛,他不屑于将这样的东西留给世人。怎么理解呢?作者的意思是否意味着,艺术是一个人的朝圣,到达终点只是一个结果,关键是达到前的这段历程,这是独一无二也无法分享的东西,所以毛姆可能是借助这本书传达它个人对于艺术价值的理解,那就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我们应该去欣赏一幅作品、一个艺术家所走过的路,而不是去看他最巅峰的作品,因为山峰之所以高耸,那是因为下面有一层又一层的岩石堆积,我们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去攀登,才能真正领略到山顶的风光。这也是我比较认可的价值判断,现在很多人,往往过分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因为结果往往是一刹那,而过程是一个绵延不绝的历程,过分关注结果,就像一个急躁不耐心的孩子,早早地把通话书翻到最后一页,看看公主和王子到底有没有在一起,但他可能永远也不可能欣赏到,王子和公主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爱情史诗。注重过程体验,不要纠结结果,这也算是活通透的一种表现。
第三,我在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这个点我以前过分忽视了。也是从阅读了比较多的书籍、影视作品后,我发现很多作品确实存在差异,这是一种审美上的差异,为什么一本书或一幅画可以给人震撼,这里面就是审美的力量。我觉得,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多读“美”的东西,不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眼界,这样才能自然地摒弃“丑”的东西,免得这些低俗的东西污染我们的精神。最近抖音的爆火,已经越来越严重地拉低了大家的审美情趣,这个时候,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显得珍贵。我想,我除了自己去阅读、欣赏这些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还应该感染身边更多的人,去接触这些东西,去保护我们内心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看到知乎上说,提升美的品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实践,我最近正在学习摄影、修图,等过段时间工作不这么忙碌的时候,我还打算去学习油画、素描等,这些都是在实践美,也是我觉得活着的意义中一件顶顶
重要的事。
重读《月亮与六便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之前看了《月亮与六便士》,现在回过头看当初阅读时有感触的文字,还是有常读常新的感觉。这大概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