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范范爱读书
上周和朋友小聚,朋友向我诉苦,最近写书评的时候老是记不住读过的内容,向我请教有什么方法?恰巧我最近读到了一本书《快速阅读术》,觉得非常适合她,就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朋友。
市面上有很多提高阅读技巧类的书籍,我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
这本书作者印南敦史曾经是一个阅读速度非常慢的人,阅读一页内容大约需要5分钟,如果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达近10分钟,更别说记住书中的内容了。
现在,他每月的书籍阅读量在60本以上,年阅读量基本可以达到700本。除此之外,他每月为4家网站撰写60本书的书评。
为了撰写书评,他现在可以用20~30分钟的速度快速读完一本书,再花60分钟的时间撰写书评文稿。
我们知道,写书评的首要环节就是输入书里的内容,作者是如何在20-30分钟内消化完一本书的呢?这本书,将带给我们答案。
01 读一本书,只为遇见一行文字
作者说,读一本书,只为遇见一行文字。
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我们大多数人会把阅读当做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希望只字不差地阅读,从阅读中获得大量的知识。
但是,现在我们能够获得的书籍越来越多,需要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不适用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了。
如果按照传统的阅读方式阅读,估计我们一辈子也有读不完的书。
有一部分书是需要花时间精读的;但是现在市面上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书是不需要精读的(这里可能会引起部分作者的不适),即使是仔细阅读,“记不住的内容”还是会遗忘。
想想我们读过的书,在上学时学习的文章,背过的诗词,无论当时记忆多么深刻,到最后,我们都会遗忘。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理念,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复制100%”的内容到头脑中,而是为了“邂逅1%”。
读书,应该像欣赏音乐一样,让书从我们心间流动,触达我们的心灵深处。
邂逅真正触动心灵的部分,是一件幸福的事。
02 留住阅读体验的秘诀
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的生物都在呼吸。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会不断重复“吸”与“呼”的过程。作者认为,读书与呼吸一样,不仅需要输入知识,也需要不断输出知识。
对于如何留住阅读体验,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呼吸式阅读”。如何进行“呼吸式阅读”?书中从四个方面给出了答案。
1. 一行采集
令人心动的段落,不要记忆,要记录。读书的时候,不仅要读,还要写,遇到想要记住的内容,就摘录下来。
开头标明摘录内容的页码,之后是是文章内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文章原封不动地摘抄下来,而应使摘抄的内容尽量短小精悍,将摘录的内容控制在几行之内。
在“一行采集”方式摘录的文字中,挑选出让自己眼前一亮的“最精华的一行”,仅此一行。可以说,阅读一本书的精华,就凝结在这一行。
如果我们一边探索“那一行”,一边阅读,这个过程就好似一场探险。
这就好像是在无人居住的荒岛上探宝,我们利用各种线索,尽量通过最便捷的途径找到宝藏。毫无疑问,寻宝的过程是非常快乐的。把读书也变成一个寻宝的过程,你会发现,翻开书,就觉得很快乐。这时候,记住这份阅读体验,还会难吗?
3.一行评论
在“一行精华”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留住对这一行产生共鸣的原因。
人的记忆力是很短暂的,有时候,我们在某一时刻对一句话产生了共鸣,但是,当回过头来再看,我们已经很难找寻原因了。“一行评论”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
在“一行采集”基础上,再记录“一行精华”和“一行评论”,先记下日期、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再摘抄“一行精华”,记下能带给自己共鸣的精彩部分。最后,用30-40左右文字的篇幅,写下“一行评论”,留下能让自己产生共鸣的原因。
4.自我评定读书笔记
由于“一行评论”积累的内容,来自不同的书籍、领域,可能关联会比较少。我们记录的知识点也会比较零散,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自我评定读书笔记。
以12本书为单位,定期回顾自己的摘抄与感想,阅读书籍大致方向,甄选最佳,让它成为最近阅读书籍中最精彩的一本。到了年终,再在这些“最佳”书籍中挑选出一本,成为“最佳中的最佳”。
在自我评定的过程中,思考哪些书籍是能引起自己共鸣的?哪一类主张是自己支持的?以及哪一类的书籍是以后自己想要阅读的?
读一本书,像是欣赏一首音乐,让音符在心间自由地流动。
读一本书,更像是一场探险,我们在徜徉在书本中,寻找最触动心灵的部分。
这本《快速阅读术》与其他书籍不同的是,它并没有教我们很多读书的技巧。相反,它更像是带我们踏上了一个新的旅程,让我们自由自在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书籍中奔跑。
我想,这才是读书带给我们最大的意义,让我们的心灵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