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1岁多还不完全会说话的宝宝经常性的“无理取闹”,哭着喊着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父母希望孩子能好好说,停止哭闹,孩子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需求。
面对这些让人头疼的情况,《古纳什小兔》里面的爸爸和妈妈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绘本故事中翠西和爸爸兴高采烈的去办事,结果回家途中,翠西的兔子不见了,一想到陪伴自己很久的小兔子不见了,翠西开始哭闹不止,面对这样的情况,妈妈和爸爸都是怎么解决的,不同的解决办法,孩子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当翠西第一次和爸爸说的时候,因为自己还在牙牙学语,表述不清,爸爸虽然不知道翠西想要表达什么,但还是安慰道:“没事,我们一会儿就回家了!”
爸爸敷衍的态度,让翠西很生气,她开始手脚并用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可是爸爸却始终听不懂,还觉得翠西太调皮,一点也不乖巧……最后爸爸用很粗暴的方式,把翠西抱回家。
刚打开门,妈妈就发现翠西的古纳什小兔不见了,这是爸爸的心中响起一片惊雷,原来爸爸错怪了翠西,她是在表达自己的小兔不见了。
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式和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在孩子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不被理解的需求,希望我们面对孩子可以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包容!
我是亲子阅读指导师均均,已经在育儿领域深耕3年,欢迎在教育孩子上面有问题的妈妈留言,我会给大家提供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