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就这样在深夜中独坐,心里想念着未归人,多少个日夜,未曾更改。
这样的等待,何尝不是一种浪漫。
只是,如果生命重新来过,他们是否会选择日夜相守,而不是任由似水流年等闲过,独自白了少年头呢?
01
这雨酝酿了几日,终于来了。
我喜欢下雨天,世界总归是要比平日里清静些。人们仿佛躲起来了,路面上找不到几个行人。空气散发着清新的味道,我抱着宝宝在窗前听雨,小家伙也稀奇地看着窗外的雨幕,眼睛一眨一眨,似乎也跟妈妈一样沉寂其中。
天渐渐黑了,父女俩呼呼睡去。这样的雨夜,我却不想“浪费”在睡眠中。
好像受人蛊惑般,起床开灯,捧起一本书,随意翻起来。
夜雨绵绵时,总想说点什么。
02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写道: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人多认为此诗是写给友人的,也有人认定应是给家中妻子的回信。
后来,有人经过考证,诗人作此诗时其妻已亡故,故而不可能是给妻子的。
大概心里执拗,我一直坚信诗人就是因雨夜思念妻子才作此诗文,以慰相思之苦。
查阅资料发现,851年春夏交替间,李商隐妻子王氏病逝,而李商隐于851年十一月赴巴蜀之地任职。
从时间上来看,的确不可能是给妻子的回信,但再读李商隐悼念亡妻的几首诗作,都会无家作有家之想,很有可能这篇也是在用相同的表述来怀念妻子。
更甚,从849年九月起,李商隐曾经长达一年多在外履职。在此期间,很有可能妻子王氏病重,写信询问丈夫归期,而羁旅在外的人归期不定,可能直至妻子病逝,也未曾及时归来,诗人因而一直愧疚不已。
异乡任职,恰逢秋雨绵绵,内心燃起离愁别绪和对亡妻的深切思念,特在雨夜作诗,遥想何日再一起西窗剪烛,共话这巴山夜雨,聊以慰藉。
李商隐一生仕途不顺,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几番挣扎,夹缝中求生,始终也不得志。
幸而夫妻感情和睦,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他与王氏情深笃定,彼此支持。
然而,如今,听故事的人已远去,此生再也不复相见。于是,满腹的心事,就这样慢慢熬成了欲说还休,最终变成日复一日的孤独,伴着人老去。
858年,李商隐于王氏死后7年抑郁而终。
03
时间煮雨。
人生匆匆数十年,很多人说着再见,真的就再也不见。
王氏是边疆大吏王茂元的爱女。
838年,李商隐受王茂元之邀做了王的幕僚。王茂元爱才,遂将女儿嫁给他。
夫妻二人结婚不到12年,一直聚少离多,直到妻子去世。李商隐形单影只,在尘世中孤单飘零。
西窗话雨,竟成此生不可再的念想。
后来,清代姚培谦评说这首诗:“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
换个时空,从闺中之人的角度,将久盼不归的思念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想象一个人就这样在深夜中独坐,心里想念着未归人,多少个日夜,未曾更改。
这样的等待,何尝不是一种浪漫。
只是,如果生命重新来过,他们是否会选择日夜相守,而不是任由似水流年等闲过,独自白了少年头呢?
��>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