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93)

随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乾卦《象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影响力的名句。它的含义深刻而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

1. 字面释义:

天行健: “天”指宇宙、自然;“行”指运行、运动;“健”指刚强劲健、永不停息。  意为:天道(自然规律)的运行是刚健有力、永恒不息的(如日月更替、四季轮转、星辰运行永不停止)。

  君子以自强不息: “君子”指有德行、有志向的人;“以”表示效法;“自强”即自我奋发;“不息”即永不停止。  意为:君子应当效法天道,不断奋发进取,永不松懈懈怠。

2. 核心思想:

天人合一的精神: 人应观察自然规律(天道),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天道刚健运行,君子亦需以同样的精神要求自己。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依赖外力,不怨天尤人,而是通过持续自我提升、奋斗不止来完善人格、成就事业。

永恒的奋斗观: “不息”是核心——成功不是终点,成长没有尽头。君子需在品德、学识、能力上终身精进。

3. 文化内涵:

儒家入世精神的体现: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担当一脉相承,鼓励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自我完善推动社会进步。

  对“刚健”品格的推崇:中国传统文化既重“柔”(如道家),也尚“刚”(如儒家)。这句话正是对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阳刚精神的礼赞。

与坤卦的呼应:《周易》坤卦《象传》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二者形成互补:

  乾(天)→ 自强不息(进取);坤(地)→ 厚德载物(包容),共同构成君子人格的完整境界。

4. 现代启示:

个人成长: 在快节奏社会中,保持终身学习、突破自我的动力。 

面对困境: 以“不息”的精神应对挑战,拒绝“躺平”心态。 

社会责任: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发展,如科技攻坚、文化传承等需要持之以恒的领域。

经典应用举例:

清华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取自乾坤二卦,成为激励学子的精神符号。 

民族精神象征: 近代中国在逆境中奋起,这句话常被用以凝聚自强复兴的民族意志。

总结:这句话以磅礴的自然之道为喻,揭示了人类应有的精神高度——效法天地的永恒刚健,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超越自我,以不息奋斗实现人格与价值的升华。 它不仅是君子的修身准则,更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精神密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