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开始我就一直观察自己的身体有什么细微的变化,中医真的是伟大,越学越喜欢,越喜欢越想学,可惜的是无法抽身跟在中医师傅身边天天抓药抄方,那样用不了三年依我的资质来说定能成为一代名医!中医用五行套五脏六腑来辩论论治,又依人体外在的表现来观察脏腑的变化,比如人有眼屎了就说明有了肝热的症状。还可以通过脉象的数迟浮沉了解到内脏的气血盛衰,又能通过脉象与脸色的五行生克判断出疾病的治与不治。通过学习中医,自己给自己治了几次风寒感冒,还有腿疼,腰疼,这几天又治了胳臂麻,如今如果谁有腿疼腰疼的病我都可以治疗了,以前存了很多验方,备急时应用。不断的自治疾病也想劝告身边朋友吃中药调理身体,但身边的朋友总是觉得中医治病不如西医,来的慢,这种对中医的偏见真是没有办法,只能是害了自己,害于自己的无知。中医最优于西医的就是治未病,当身体上有不适感有异于常态时,中医就可以介入治疗了,这叫治未病,西医则要人生病了才介入治疗,这叫治已病。我立志一生学习中医,一生规劝朋友有病找中医治,为中医宣传,为中医呐喊!
我胖,经过一个月的科学规划,一是少吃,二是跑步,三是补气,少吃的原则就刚感觉到饱就不吃了,晚饭尽量少吃,或花生豆或吃块阿胶。跑步是隔天下班以后去健身房跑步,快走十分钟热身,跑步十五分钟,再快走十五分钟。补气是每天熬党参黄芪汤喝。通过这三样的综合调理已由原来的200斤减至现在的180斤。身心轻快,酒量小涨,不由的心中窃喜。以后就保持这个体重,然而身胖造成的湿气重一直难以医治,昨天晚上去找高大夫又开了一个疗程的中药,继续喝。高大夫给我开的方子是利尿的。我心有疑问,为何祛湿不用健脾的方法而用利尿的方法?高大夫就讲,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先生在他的名著《温热论》中曾经这样说:“温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较之杂病不同也。”通过他一句话的提醒后,我回家又查了一些相关医书,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经过这次的学习,更加增强了我的学习劲头,现在我每天研读《黄帝内经》,不求能治得了病,最起码的学会调理自己的身体。在活着的时候能健康的活着,如果能再帮助到别人那就更是人生的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