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这样的感触吗?
想学开车,但觉得自己方向感差,反应慢,脑子笨;
质疑自己:这样的我,能学会吗?
学了电脑,但没过多久就生疏了,甚至有些方法都忘了怎么操作;
心想:自己明明当时是个好学生啊?!
想学外语,到国外上了几年学,可口语水平一般般;
哀叹:时间、精力和钱都搭进去了,全白瞎了,咋回事?!
出现以上这些状况,不但没熟练掌握技能,还会打击你的自信,那该怎样做呢?
三个窍门,搞定技能。
【一】:造“环境”
大学时我学的专业是俄语,虽上了两年专科,但口语水平仅限于同学交流时蹦几个单词。毕业后,同学冬梅选择到俄罗斯深造。
两年后,同学聚会见到冬梅,交谈发现她的口语水平提高并不多,我们都很不解,和国外的人每天相处,应该提高很快才对,是不是她没好好用功?
后来冬梅说:同宿舍的都是中国人,除了上课,日常交流都是国语;想要购物,那里有一个市场,都是中国人在经营,沟通无障碍;这样一来,除了人在国外,其余和在国内没什么分别,语言能力怎么可能提高呢?
所以说,无论你学习什么技能,追求真实的环境并不重要,而是自己刻意营造出的学习环境更重要。
比如和一些兴趣相同的人一起学习交流,互相鼓励、监督,及时反馈,找出彼此的不足,共同进步。
对此,我也深有体会。
参加小灶,每天的晨读感悟让没有写作基础的我很头疼,小灶是个温暖的家,伙伴们在鼓励我的同时,还及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倒逼自己要多读书,做笔记,才能让我把写作一直坚持下来,虽然还没获得过最佳,但我会一直努力。
【二】多重复
大脑记忆是有规律的:多次重复同一事物可以加深印象,反之则很快会遗忘;每次重复练习间隔时间越短,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因此学过的技能,即使当时学的再好,如果不反复练习,很快就会生疏。
想想我们学生时代的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都要进行复习,其实就是一次次对我们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的过程。
【三】不设限
学习一项技能之前,不要还没开始学,就否定自己,给自己设限。
人生最可悲的并不是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和目标!人们经常抱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力克·胡哲
你认为“行”,就一定“能行”。
同时设定的目标不要太大,会把自己的决心“吓”跑的。
把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从小处做起,集中精力做好它,你会得到一种真实的成就感,从而极大地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激发更大的动力。
任何一种技能都不是用来学的,而是要在生活中“用”的,”学技能,“用”好技能,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