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忘四运周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东晋 · 陶潜《酬刘柴桑》

立秋节气时段可称为早秋,但是由于酷暑尤在,如无风雨,体感和盛夏并无不同。

至少三伏天的末伏是在立秋之后的庚日起,延续十天。而南方地区,之后还有秋暑,俗称秋老虎。

细微的变化,在于日渐短,夜渐长,会让昼夜温差逐渐加大。

而空气中水分逐渐减少。

敏感于阳光水分的树木和树叶,尤其是顶梢阔叶,会因为这些变化,而枯黄飘落。这是树木保持自身生机的一种方式。比如喜水的柳树,虽然此时不减其青姿,但是树下会飘落很多树叶。比如中国梧桐,因其叶面阔大,依赖阳光和空气中的水滋润,阳光和水一旦减少,就会急速的凋零。

实际早秋时段,许多树木依然保持着郁郁葱葱的整体状态。如果你生活在城市里,夏秋之间的变化,并不会引起你太多的关注。

但是陶渊明不一样,他是一个放弃了官职回家务农的农民,也是一个敏感的诗人。

农民最关心天气和季节,因为土地上的耕耘辛苦,尽量少出错才能多产出。

至少他在立秋前,就播种了应秋的蔬菜,比如葵,比如他关心自己土地上的稻子,已经在成熟期。只不过劳作起来,挥汗如雨,三五天就过去了。

立秋在城市里,是节气也是节日,这些城市里的人只关注又一个节日到了,吃立秋菜,交朋会友,若是有官职,还有许多形而上的应酬,期秋,等秋,贺秋,闹秋,图的就是乐子。

但是在乡村的陶渊明,显然就没有那么热闹,甚至已经忘记了立秋在哪天。

直到他从田地里回到小院,风起在田野里,是吹动着颗颗稻穗,但推开柴门,他才发现,落叶满地,难道是秋风?掐掐一算,果然是秋风。立秋已经到了呀,或已经早来了。

这个慨然,写得好,有种百感交集又沉落之美。

从经历酷暑的人来讲,立秋是好事,至少天气会逐渐变得凉爽。

从农事上来讲,立秋也是好事,秋来谷物熟,离丰收不远了。

但是对于中年或者老年人来讲,立秋却是映射到心理层面,人生青春不永,在走下坡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