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视力下降,没时间亲近大自然?可以把大自然带回家

文|弥小木

每学期孩子的学校,都会有视力检查。这不,前几天又拿回一张告家长书。比起上学期,经过一个暑假,孩子的视力居然好了一点点,实在令人惊喜。

想要好的视力,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很重要。可惜,能做到的小朋友少之又少。每次逛公园,看到的身影大都是小小孩,再大一点的孩子身影很难看到。我家老大几乎是唯一的大小孩,让人有种莫名的尴尬。这些大朋友都去哪了?

有位妈妈说,住她家楼上的初中生,看到的模样,不是回家,就是去上课的路上。能尽情玩耍的,似乎只有小学以下的孩子。但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户外也玩得没那么尽兴。玩得起劲的小小孩,常常会被大人喊停,因为要赶着去上各种兴趣课。

这或许是公园里,孩子身影少的一部分原因。

孩子们的时间被占满了,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变成了一种奢侈。但2小时的户外活动,尤其在大自然中,不仅对孩子们的视力有帮助,还有其他的好处。

儿童与自然组织的联合创始人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里,分享了身处大自然能给孩子缓解压力、开发感官、提升创造力。

既然大自然能给孩子带来这么多的好处,离大自然越来越远的孩子们,该用怎样的方式亲近大自然?

把大自然带回家

对于时间很紧张的孩子们来说,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很难保证,那可以怎样亲近大自然?理查德·洛夫说,可以把“大自然带回家”。

如何把大自然带回家?可以在家中养一些绿植,也可以看与大自然相关的书籍。最近越看《DK窥探大自然》,越发觉得这套童书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太合适了。


《DK窥探大自然》一套三册,包括“天空、真菌和脚下的世界”。和以往讲大自然的童书有些不同,虽然我们平时也会抬头看天,但没观察那么细致,《DK窥探大自然》里的《睁大眼睛看空中》,将我们的视线拉到了日常不太关注的点。比如悬崖峭壁,比如屋顶。

《无处不在的真菌》里介绍的内容,只有很少已经了解,其余的几乎都是新知。

《脚下隐藏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里面有很多内容同样陌生,与其说陌生,不如说新奇。

了解大自然,不仅仅是日常所见的那些绿植,还有天空中,还有脚下的世界。《DK窥探大自然》的几位作者都是在各自领域的专家,《脚下隐藏的世界》文字作者,是两位英国的土壤科学家杰基•斯特劳德和马克•雷德米尔-戈登。《无处不在的真菌》的文字作者,是英国的生态学教授马克•雷德米尔-戈登。这两册的绘者都是曾连续4年获得美国插画奖的唐文嘉。《睁大眼睛看空中》的文字作者佐伊•阿姆斯特朗,书中的插画则是意大利的插画师萨拉•乌戈洛蒂所画。

阅读《DK窥探大自然》,不仅可以带领孩子了解、亲近大自然,还能享受视觉上的盛宴。

走进大自然

《DK窥探大自然》能让孩子对大自然有更广的了解角度,但仅仅阅读就够了吗?当然不够。童书是打通与生活联结很好的中介,合上书,孩子会更愿意走进大自然。

有了书中的知识打底,再去逛公园时,不再是漫无目的,反而有了新的玩法。看到不了解的事物,蹲下来看一看,也许会发现新大陆。那是对头脑中已知知识的一种印证,也是与大自然新的相处方式。

《林间最后的小孩》里,提到“博物学之死”的现象。有关大自然的信息,我们知道得。虽说现在的手机软件很丰富,看到不认识的花草,扫一扫,就会有精准的解读信息。

但是扫完之后呢?离开手机,不认识的依然不认识。想要对大自然中的事物有真实的认识,少不了具体的体验。比如近距离地观察绿植,比如仔细探寻土壤中的秘密。

合上《DK窥探大自然》,带着书中的内容讲解,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写在结尾的话

从最初只是想调节下孩子的阅读口味而关注科普童书,到渐渐迷上科普童书。家里讲大自然的童书有一些,看到这套《DK窥探大自然》,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悄悄说一句,其实《DK窥探大自然》放在家里有一段时间。最初给人的感觉,没这么惊艳。反倒是最近,越看越有意思,越看越喜爱这套童书。

《DK窥探大自然》,值得与孩子们相遇。

我是弥小木。

家有两娃,一儿一女。

孩子们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挑战课题。

老母亲一边学习怎样当妈,一边跟上孩子们的成长步伐。

也许我们有相似的育儿困惑,也许我们有不同的育儿烦恼。

没关系,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妈妈~

分享我的育儿经验,也欢迎留下你们的锦囊妙计。

让我们一起寻找育儿路上未知的答案,一起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