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如饮食,获得赖老师金句一枚

训练营都是大咖,我就好似一个隐形人。

有高产的老师,有出手成章的老师,有深入挖掘,思维严密的老师……让我佩服,也令我惭愧。我在小小的角落,默默关注。

看着一篇篇文章,或班级管理,或生活随笔,或教学分享,我一篇篇拜读,并认真回看老师的点评。

我就躲在高手底下,暗暗羡慕。

羡慕被导师点评,那可是心中的偶像,虽然隔着屏幕,但是感觉就在前方时刻关注着我们。导师的一针见血,那却是我们的高光时刻。

羡慕老师们的文章有深度,有思想,有文采。回看我的,都是大白话。写作的欲望被点燃,无奈才疏学浅,不敢下笔,也无内容可以下笔。

昨晚写了当天捕捉到的早读时光,又根据今天早上的早读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个感觉,这样的画面真美好,这就是文字的奥秘!写作,就是为生活唱歌!

接着,我纠结。这次作业发不发?同学们的作业,如此精妙,我的作业如此粗糙。此刻的我,像极了小朋友想要被表扬,又不敢的那一刻。

隐形人,默默学习即可。

我为什么参加训练营呢?脑海中开始战斗。心扑通扑通,好似要跳出来。

鼓起勇气,告诉自己,隔着屏幕,谁也不认识我。发了,就是完成作业。我的粗鄙之作,肯定会被埋于优秀作品之下。

并附上我的真实想法:书到用时方恨少,看着老师们的大作,导师们的点评,差距太大了。

没想到,也有老师一起互动,并获得了班主任赖老师的提问:昨晚开始,你读书了吗?

我默默地想了下,读了,虽然不多,但是重新拾起断了一段时间的阅读充电。

我真实地回复了赖老师。

接着就被赖老师的心灵鸡汤治愈了:

“我前天吃早餐的时候,觉得味道挺好。现在,忘记吃的是啥了。然而,这并不重要,因为吃过的食物会悄悄地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读过的书也是一样。”

食物,内化了。看书也如此,从量变走向质变。

我不想看书的时候,就翻出赖老师的金句看看,硬着头皮读下去!

累了,想躺平时,翻出金句看看,继续拿起还没读完的书。

我一直知道阅读的重要,也知道自己的短板。可总有很多借口让自己随波逐流。

今天,我可以继续在舒适的角落,偷师学艺。阅读,需要自己先强迫着,再慢慢变成习惯。有高品质的输入才有美好的输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