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大火,朋友圈被频频刷屏。近日,作为央视重点推出的又一档文化节目,董卿首次担纲制作人的文化节目《朗读者》将接档《中国诗词大会》,那会不会有所超越呢?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董卿让观众见识了她慧心如兰、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气质,作为她担纲制作人的节目,《朗读者》则会让人们看到她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董卿如此解析《朗读者》:朗读传播文字,人展现生命。
据悉,《朗读者》的朗读文字包罗万象,有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文为他朗读的文学经典,也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的自创情诗;有贾平凹《写给母亲》这类表达集体记忆和大众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传志写给儿子婚礼讲话的个人感受。饱含情感的朗读形成情绪的磁场,能够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
相比于文字,《朗读者》更注重“人”,节目不但要塑造立体的人,更是通过情感的纽带联系不同时空的生命。
节目中第一个“人”是可见的朗读嘉宾,针对不同的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在来到《朗读者》之前,每一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朗读者》要呈现出他们作为“情感人”的一面,比如,著名企业家柳传志朗读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时的那种紧张、兴奋的复杂情感是他最真实的内心。节目中第二个“人”是文字的作者,世界环球小姐张梓琳要给女儿读的作品是刘瑜写给孩子的《愿你慢慢长大》,通过文字的朗读,观众也能通过文字与它的作者交流。节目中第三个“人”是电视观众,每一段朗读,都是以共鸣的情感为切入点,让朗读嘉宾、文字和观众通过它连接在一起。节目中未见到第四个“人”,就是线下“朗读亭”里千千万万个真正参与的普通人,他们在“朗读亭”里大声地朗读,成为线上节目的延续。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办《朗读者》,那么多优美的文字就等在那里,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不办呢?”董卿说,文艺综艺领域里几乎所有的节目形态都已经被做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但从央视一系列的动作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朗读者》的诞生又成为一种必然。
白岩松说:“今天站在这里,仿佛看到邻家的妹妹突然之间就弄成这么大一件事情。《朗读者》不仅对董卿有意义,《朗读者》也将对中国电视的观众和文化的传承有意义。《朗读者》是一个回归本源的过程,朗读虽然是一个现代的字眼,但是中国文化一直以来的读、说形式。”
王明军说:“声音有色彩、有温度、有个性,能直扑人的心灵。声音的意义在于人类情感的唤起,营造一个更加鲜明的意象。朗读一定要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故事。哪怕你不专业,读得不顺、有口音,但那是从你心里出来的声音,与你的身体、生活结合在一起,与我们共处的语境产生共鸣。”
《朗读者》总导演之一刘欣曾说,这不是一档读书节目,强调的是情感,不是孤立地读一篇文章,而是挖掘文章背后的人和事。看了节目第一期,最打动王明军的不是濮存昕、张梓琳这些名人,而是那几个无国界医生的从容淡定,那对来自成都的普通夫妻的文艺生活,还有老翻译家的率真与深情——那些普通人。
豆瓣写作教练舒明月曾在《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中提到:“只有真正会读的人,才能妙笔出天下”。朗读需要化文字为感情,文字与感情相辅相成才能打动人心,而古人就曾善用这种方法化“景”为“情”。
中国古代的文学虽说长于抒情,但抒发的多是类型化的情感,伤春、悲秋、怀远、怀怨等等。不过,车轱辘话倒回来重说,在高度类型化的题材下却能千百年来翻陈出新,始终佳作不绝,汉语这门语言不可谓不惊人地发达,古人驾驭文字的能力不可谓不极端强悍。你看东坡的《贺新郎》,美人与花的相互映衬比拟,本是词之套路,可东坡却能在下阕写花时几乎句句都含双关,将美人的心思嵌在花之情状中(比如“芳心千重似束”,既是指花心,也是指美人心),再交由时间来叙事,巧思玲珑无人能及,大约也只有余光中的《珍珠项链》差可比拟。并且,直接状物的三句毫不含糊,初开时的“石榴半吐红巾蹙”,全盛期的“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色泽、质感、形态都描摹得地道,你简直想不通凭这寥寥几个字是怎么做到的。再看周邦彦写蔷薇,这种植物的特点如枝条柔曼、盛开时花朵坠重等,也都得以呈现。
尽管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尽管很多人都触景生情,感到过自身与天地之间有某种神奇的关联,但艺术的表达究竟有其规矩和技巧,不是“好美啊好美,我好开心啊开心”就能打发过去的。你看周邦彦通篇主观那么浓烈,但并不沦于马景涛式的浮夸嘶喊和现代后现代艺术的空洞自恋,就是因为与他浓烈的情感相伴共舞的,是一个与诸多客观要素互动的过程。
看来情感的表达确实是一门艺术,遥想古人读书当年,也曾秉烛苦读。不是现代人的默读,而是大声地带有韵律和感情地朗读。也许正是如此,古人的文字功底也得益于此吧。
虽然不同艺术形式的流行程度不能一概而论,朗读可能无法超越KTV,但随着我们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心理安静程度的增加,朗读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