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口不锈钢材质的炒锅,它没有市面上的炒锅那样美观,线条不流畅甚至工艺有些粗糙,也许它是炒锅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个,但它对于木子而言却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1
那年木子二十岁,是一个打工妹。
她家里穷,弟弟小,母亲顾家,父亲顾外,一家四口住在一个农家小院里。日子过得清贫、艰苦,但却安稳、平淡。
有一天,父亲不知从哪里淘到一块钢料,如获至宝般珍视它。他已入不惑之年,笑容满面时眼角两边有三根长长的细纹。
看父亲一脸喜欢,木子不好扫他的兴致,还违心地夸他眼光好。其实,就是块其貌不扬的下角料而已。
父亲苦思多日,真从它身上发掘出了价值。决定对它来个大改造,让其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于是,父亲拿着一个锤子开始对它敲敲打打不停歇。木子问要做什么?他还卖关子,说等做出来就知道了。
终于,家里多了大中小三个炒锅。没错,这是父亲的功劳。这是他第一次纯手工制作炒锅,也是他人生最后一次。
木子看着这三个炒锅,不由得从心里佩服父亲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一直到现在也不知道他这创意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母亲把旧炒锅卖了一块钱,花两块钱买了一小瓶酒。用那口大炒锅做了一桌子的菜,不爱喝酒的父亲把那瓶酒喝光了。
一梦回首已几载,为谁辛苦为谁留?不记得母亲那天都炒了什么菜品,但是那桌菜真得香,仿佛现在也能闻得到。
2
那年木子二十四岁。
她认识了一个穷小子,穷小子虽然穷,但他比木子读书多,所以木子爱他。木子活泼可爱,性格开朗,肯吃苦,穷小子也爱她。
木子带穷小子见未来岳父母,丈母娘说:我们家已经很穷了,没想到还有比我们更穷的。木子,你决定跟他了吗?是的,木子答。
穷小子带木子见未来公婆,他们说:儿子喜欢,他们就喜欢。只是现在没钱让你们结婚,需要等几年。
穷小子和木子计划去城里打工。木子回家打包行李,环顾四周,最后把那口最小的炒锅塞进了行李里,并放了几把挂面。
穷小子和木子一起租房子,和别人拼租,过起了同居生活。穷小子很快找了一份销售工作,而木子则辗转几个月后才找到。
在那段找工作的日子里,他们靠的就是那口小炒锅,早中晚清汤挂面生活着。这口锅不大不小,做出的菜量刚好够他俩食用。
挂面总有吃完的那天,木子每次回家总是带许多的挂面。因为家里种地,吃饱肚子是可以满足的。
他们一起清汤挂面,一起出门上班,一起打情骂俏,一起小吵小闹,然后和好。日子还是苦,但也快乐着。
日求三餐, 夜求一宿。两人虽过的勤俭,但还是抵不过现实的残酷。半夜房东来砸门:再不交房租让你们睡大街上。
那次,多亏了穷小子的同学帮忙解了围。不然,他们就是穷得睡大街的节奏。那口炒锅和清汤挂面是他们那时最好的见证。
3
那年木子二十六岁。
他们等了两年,家里还是穷。于是,木子和穷小子选择了裸婚,没房子,没彩礼,没存款,一样可以结婚,只要想结。
用心体会,生活可以有滋有味。炒锅还是那口炒锅,只是它不只是清汤面,偶尔还有顿丰盛的一餐犒劳他们。
他们继续租房,搬家,再租房,再搬家,再再租房,再再搬家。辗转不知道多少次,他们走到哪里,炒锅就跟着去哪里。
他俩有了新的目标,新的计划,就是在那个拼搏的城市一定要有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那年木子二十八岁。
是收获的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小家付了首付。而且木子还怀孕了,虽比同龄人晚了几年,但他们的生活进入正规了。
马克·吐温说,人生成功的一部分秘诀是,吃下爱吃的东西,然后让食物在肚子里斗争到底。
这口炒锅越来忙了,五花八门的菜品越来丰盛,把穷小子和木子硬生生喂成了两个胖子。
第二年,他们的儿子来了。那口炒锅在新厨房里等待着新一轮火烤。
4
现在木子三十六岁。
他们为了让儿子上个好小学,刚购置了一个学区房。还有,他们的小女儿也来了。一家四口生活的很幸福。
家里也买过几个大牌子的炒锅,但是木子感觉还是不如那口小炒锅用着顺手。
一天,木子用炒锅做太阳蛋。锅烧热,放入食用油,把蛋请磕一下打开,放入锅中,三下两下,太阳蛋做好了。
起初,这锅是很生涩的。即使锅被火烧多久,放入油煎蛋也是要粘锅的。几时起,怎么这么好用了呢?
生活就是一块调色板,选择喜欢的色彩。它好像一个朋友,初识生疏,日久见真情。一晃快二十年了,仿佛就在昨天一样。
父亲那敲敲打打的样子浮现在木子的眼前,木子温柔地看着盘中的太阳蛋,嘴角轻轻上扬,午后的阳光正好洒在她的身上。
人生就似一碗汤,你选择了你喜欢的味道,你才感觉有滋有味,更像一口好锅,才能做出那道你喜欢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