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新闻通稿读起来没意思? | 写作思考

*21日写作第5篇。

为什么国产新闻通稿,读起来都很没劲,很枯燥?我个人感受是,因为新闻通稿语言模糊,没有细节。

我自己随便写一段:

『12月10日,XX市委副书记与某某领导一行人等莅临ABC中学,与优秀学子一一握手,亲切交流,预祝他们取得良好成绩。XX副书记的话获得了学子们的热烈反响。』

……非常好,书记领导和学子,都很面目模糊。都只是符号。窗边一只晒太阳的大懒猫都比他们生动。

这两句句子存在大量的模糊性文字和表述。

书记领导握手的时候笑没笑?是皮笑肉不笑,还是裂开嘴大笑?

什么叫“亲切交流”?是站着,坐着,躺着?是细声细语,还是声如洪钟?

什么叫“热烈反响”?学子们是蹦来蹦去?还是涕泪横流?

当然了,新闻通稿写作就是一种深深的套路,是中国特色,是政治正确,有其存在必要性与合理性。写新闻通稿,就是要扼杀想象力,不需要写作者放飞自我,不需要塑造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写作者必须牢记:第一,你的首要目标是保住自己的饭碗,真写细节,第二天就得下岗;其次,新闻通稿并非写给写作者自己看的,也不完全是写给老百姓看的,而是写给真正的阅读者:领导们看的。

所以,这类写作必须用词模糊,必须采用真正阅读者内部所通用的“语言”。

这在外人看来,自然是比较没意思的。/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