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主持召开省全面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锚定方向,注入强劲动力。这股春风吹遍八闽大地,对乡镇工作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乡镇需积极作为,搭乘民营经济发展快车,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民营经济在乡镇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乡镇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能有效拉动地方GDP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完善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以晋江部分乡镇为例,当地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各类制鞋、纺织企业遍地开花,不仅推动了城镇建设,还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繁荣。民营经济还是乡镇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力量,传统乡镇多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而民营经济的介入,能引入工业、服务业等多元业态,构建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像永春一些乡镇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产业升级。
然而,乡镇民营经济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市场竞争激烈,乡镇民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相对薄弱,在与大城市大企业的竞争中常处于劣势,难以在广阔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融资难题也较为突出,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量,对乡镇民营企业贷款审批严格,贷款额度低、利率高,导致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开展技术研发。此外,人才短缺也制约着乡镇民营企业发展,乡镇生活配套、教育医疗资源、职业发展空间等与城市存在差距,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使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发展后劲受限。
面对这些挑战,乡镇应精准施策,助力民营经济破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要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让企业办事少跑腿、好办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为企业发展提供硬件支撑。比如,石狮某些乡镇为新入驻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同时加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在加强政策扶持上,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负;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对符合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提供用地保障,优先安排民营企业用地指标。安溪部分乡镇对新办茶叶加工企业给予前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后三年减半征收的优惠,还设立了茶产业发展基金,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立足乡镇特色资源,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文旅融合。如泰宁一些乡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鼓励民营企业开发民宿、农家乐、特色旅游商品等,实现了旅游与农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既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福建省委书记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为乡镇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乡镇应把握机遇,直面挑战,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扶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举措,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让民营经济在乡镇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新征程中实现乡镇的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