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新理念

二、课程理念

1.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 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 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性,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2. 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 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 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

3. 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突出内容的时代性,充分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新成果,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 强调内容的典范性,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 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整体发展。根据“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各自特点,合理组织与 安排课程内容。

4. 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 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注重积累, 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个体差 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5. 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 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 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 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 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关键,突 出重点,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 与互动,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 评价方式的变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