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1级左右的强烈地震中,尼泊尔整个古城大面积倾塌。听闻消息的时候,心痛不已。记得当时,向一位当地朋友发去问候,他回答:‘I lost my house,but I didn’t lose my home.’他的这句话,精辟的总结了我所认知的加德满都。
加德满都作为尼泊尔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它却没有想象中首都的繁华样子。初到加都,所有感受到的破败难以在短时间之内被消化。面对城市的杂乱布局、下雨时满目苍夷的街道、自来水管里流出的淡黄色锈水,不知何时会突然停的电,还有不干净的水可能引发的疟疾,不禁想问,这个国家如此高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带着这个问题,去发现加德满都,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来到杜巴广场,这一片“皇宫广场”散落着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间马拉王朝的寺庙、佛塔和宫殿。在如今还有“皇家守卫”的旧皇宫中,体会由时间雕刻过的马拉王朝;在塔庙式建筑的独木庙,想象加德满都以此为中心,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的变迁历程;在火红的哈努曼神像面前,感悟着尼泊尔人们心中的英雄。在这个寺庙比人口多的城市,不同的庙宇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我无法逐一去探究每一座寺庙的渊源,只能用心去体会这里的一切存在。让我最为之震撼的是活女神庙,独特的信仰方式,使得一个小女孩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透过木雕的窗子,隐约能看到在二楼摆着的女神的玩具。不免想到,她除了是高高在上的女神,其实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孩,高兴了会笑、痛了会哭,而这些所有的情绪,却要隐藏在那张不符合年龄,严肃的表情后面。作为一名游客,我不能评价这样的信仰方式,只是独自感叹这个女孩带着使命却又不能自主的人生。
在泰米尔区,随处可见尼泊尔手工艺品店、旅馆、餐厅和外汇兑换处,这里是世界各地游客的集中地,在这个以旅游业和手工业为经济支撑的城市,这里可以算是城市的经济中心,本地人的生活轨迹在这里渐渐淡去。而走到游客较少的城边生活区,就能够切实的看到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里存在着那些你以为随时会倒塌的居民屋,当地人在集市摆着小摊售卖蔬菜、香料和祭祀用的鲜花,人来人往的嘈杂中存在一片祥和,破旧的街道和房屋掩藏不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走在加都路上,偶尔会遇到苦行僧。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脸上画着五颜六色的条纹,一手拿着小铁罐,一手拄着拐杖在闲逛。苦行是古印度时期盛行的一种修炼方式,也许对现代人来说难以理解。他们希望通过把物质需求降到最低来获得心灵的解脱,得到神的庇护和恩赐,从而摆脱无尽的轮回之苦。
在加都看到的这一切,是我对这座城市复杂的感官体验。在体会过这些复杂感之后,它的城市灵魂才会慢慢走近你。那些一千多年一直被坚守着的东西,在这样的混乱中,更能表现出它的本味。
第一天到达加德满都,在杜巴广场,几个女大学生来做调查问卷。其中一个问题是“对加德满都的最深印象?”当时的我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满街都是杂乱的电线”。而在一周后我离开前的一天,我去到加都以西山顶上的那座猴庙,碰巧那里举办一场法会。众多的人聚集在那,或是绕着佛塔虔诚祈祷,或是坐在一起奏乐吟唱。当我站在那里,在尼泊尔最古老的佛塔旁,俯瞰整座加德满都,就在这么一个普通的瞬间,突然就看懂了他们的“幸福感”。
是的,尼泊尔朋友的那句话,准确的体现了整个民族的生活态度:不管是面对物质匮乏的现状、艰难的生活环境,还是面对突如其来自然灾害,他们都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坦然的面对生活,并幸福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