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午后,我在森林公园的溜冰场里,欣赏女儿笑笑溜冰。
看着她从踉踉跄跄的步伐,一点点摸索,稳健地在溜冰场中遨游,不禁默默点赞。
笑笑在的是大龄组,从6岁到10岁,教练正耐心地指导着孩子们练习。
距离我比较近的,是坐或扶着塑料小海豚助推的4、5岁的小龄组。孩子们还不能独立溜冰,教练给他们配备了器具。
这时,其中一个4岁左右的女孩惶恐不安,练习了十多分钟后,在冰面上有点害怕,就急着向栅栏旁成人溜冰区喊道“妈妈,抱抱”。
她妈妈正驰骋冰场,闻声过来,厉声问,“怎么不好好练?”
小女孩正想去寻找温暖怀抱,妈妈毫不留情转身了,估计想锻炼女儿的自立能力吧。
小女孩的眼泪快出来了,又急着喊妈妈,喊了十多嗓子,妈妈又过来了,眼里有剑一般的光,“喊什么?全场都看着你,丢不丢人啊?”
我在的位置正对着她们,也观察了偌大的溜冰场,每个人都专心致志地练习,没有人看她们俩。
这时,她挣脱了女儿的小手,转身飞驰而去。
小女孩着急了,自己钻过栅栏之间的空隙,扶着栏杆,穿着冰刀鞋,踉跄向隔壁走去,边哭边大喊“妈妈”。
这下,人群注意力真的被她吸引了,纷纷扭头看过去。
妈妈还是不理她,继续往前滑行,直到转弯时,被女儿碰了正着。
女儿拉住妈妈不放,哭腔响彻上空,“妈妈,抱抱。”
妈妈一把推开她,指着女儿鼻子大骂“哭什么? 丢不丢人?”
女儿一屁股坐在湿冷的冰场中,嚎啕大哭。旁边的人听不下去了,还过来问问情况,被妈妈一句怼回去,“别管她。丢死人了。“
几分钟的功夫,妈妈嘴里说了至少三遍“丢人”。
2
这是一个对女儿要求特别严格的妈妈。
她愿意投入学费和时间,带女儿来练习溜冰,可见是重视女儿素质和身体培养的。
她希望能够锻炼女儿的自立能力,不需要帮助,自信地滑翔。
她没有那么“心软”,被哭声所打动,要培养她坚毅的性格品质……
只是,她一遍遍重复“丢人现眼”,“面子”真被4岁女儿给丢尽了吗?
她觉得孩子没坚持练习,是胆怯的;在众人面前哭泣,没有遵守公共场合的规则,不可以撒泼哭闹“丢脸”。
作为观察者,我看到大家并没有关注孩子的哭泣,反而是她的行为引发了全场的注目。
妈妈为什么在精神层面没有“接住“孩子的呼唤?
她有可能认为,忽视和语言惩罚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错误,自我改进。
这种方式可能有一定积极的效果,但在孩子内心需要支持的时候,就不那么合适了。
在4岁的幼年关键期,孩子遇到情感挫败的时候,非常需要妈妈的积极关注。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过一个理论,可以运用在家庭关系或情感支持中,即给对方营造“抱持性的环境”,去及时呼应,给予温暖的信号。
当一个人处于情感受挫需要帮助时,如果能得到环境情感的支持、理解,可以暂时去发泄情绪,感受宽容和关怀,通过积极地心理调整,就会从不良情绪中积极地中走出来,而且心灵会因为环境的照顾而获得成长,这种环境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抱持性环境”。
积极回应孩子,让他感受到是受欢迎的、被尊重的人,内化成自我价值感;
而父母习惯性地否定,会影响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3
成年之后,很多关于自我的看法、观点都是从过去的经历中一点一滴积累的。
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的著作《社会学习原理》解释到,孩子是通过环境中的榜样来学习各种生活技能,自然知识和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这些榜样包括他们可以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一切源头。比如说家庭成员,朋友,同学,社会环境。
我们会在和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关于自己是谁,我表现的好不好等等这些信息反馈。
每个孩子在幼年,都很容易像海绵一样,不加区别地去吸收这些反馈消息,形成一些自我认知。
如果爸爸妈妈经常为了“脸面”责备孩子“你真丢人”,比如哭泣了,考试考的不好……
孩子的行为,总是被家长贴上“没面子”“丢脸“ 的标签,孩子也容易对自我产生怀疑和否定,认为我是不是不够好,没有成为理想的孩子,自尊心变低。
或者,爸爸妈妈经常选择看不到孩子的感受,去否认和忽视他的感受。
孩子在寻求精神支持时候,总是换回冰冷的面孔,一味要求按照标准去做,孩子的情感就被抑制住了,很难找到释放的合适渠道,也不再觉察自己感受,觉得没人能理解自己,甚至自我怀疑,是否我不值得别人花时间来了解?
长期的苛责或则忽视,让孩子很难在环境中,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认知,和培养良好的自尊感。
4
在公共场合,为什么家长遇到孩子哭泣,觉得“丢脸”呢?
背后原因不是来自看似“无理”的孩子,而是家长的潜意识里,这种方式是不能被接纳的。
一旦碰触神经,立马就被点燃。
这可能来源于家长自身的成长环境,所受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她的认知模式,害怕外界的目光和评价,选择呵斥和忽视孩子。
实际上,我们了解了孩子的行为模式之后,认识到这没有什么“丢人”的,是孩子的一种正常诉求的表达,外人也不会介意。
我们或许可以采用简单的四个沟通步骤,来和陷入恐慌状态下的孩子交流。
第一、不轻易责备孩子当下的情绪。
孩子是因为紧张、害怕而哭泣,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可以接纳低落情绪的存在,再去询问和了解具体情况。
第二、专注聆听孩子的表达。
先放下自己的焦躁情绪,积极地关注对方,等孩子情绪平静了,平和地等他讲完心中的恐惧、担忧。
第三、给予积极的情感反馈。
对孩子的心理,表示感同身受和理解,让孩子从这个过程中,看到自己是被认同的,这时候再启发他,看看用什么方式,来调整现状。
第四、给予理性的建议和积极行动。
假如溜冰场的妈妈给予女儿关注后,重新开启探索之旅,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女儿也许就可以逐步适应冰场,通过有效训练,克服内心障碍,体验运动乐趣,而不是留下心理阴影了。
对于妈妈来说,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也放下自己内心苛责的一道枷锁;
没有人在意你“丢面子”,孩子也比“面子”重要太多倍;
成年人放下内在的恐惧,才能清空自己的思绪,去接住一个孩子的渴望;
对于孩子来说,这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在哭泣中寻求关怀,最爱的妈妈回应“你真丢人”;
这世界上最近的距离,是即使隔着千山万水,我也能在妈妈的眼中,感受到积极关注和无条件的爱。
原文首发于微信公号“儿童心理课堂”。
------------------------------------
作者:Melody曾婷,积极心理&思维教练,致力于亲子教育、情感咨询和自我成长领域。
帮助了几百位妈妈走出思维困境,构建更幸福的家庭,走向更蓬勃的人生。
30岁赴英进修;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系硕士;CoRT(Cognitive Research Trust)系统思维训练认证讲师;
两次在TEDx演讲平台发表“女性成长思维”主题演讲;
微信公号“女性成长思维”。
文章发布于2000+在线平台,如人民日报夜读、读者、作家导刊、家庭、中国教育研究等。
一对一咨询Wechat:3703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