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应老师宣布了新一轮的写作规则:每月10篇1000以上有质量的文章,并且每一篇都尽量一次被危娜录用。
我的当时的理解为不用每天都写,只要这个月保障有10篇有质量的文章就可以了。
于是,我的大脑就有了一丝松懈之感。
总结了一下,我到目前为止四月份就只是写了两篇,而且每篇在写的时候,心里都会想着老师的要求,要1000字以上,然后尽量每篇都被录用,由于收到这个条框的影响,我在写作的时候感受到了一丝不自由,我会在心里掂量着是否可以入选!
几天过后,我发现身边的小伙伴们依然每天在写,很熟悉的天马啊,宁静啊等等她们每天依然在写。
我的心里有了一丝警觉,不是每个月10篇就可以了吗?为什么人家每天都还要写呢?
又过了几天,我意识到了我自己要每天跟着写了,但是这几天我特别的忙,抽不出来时间。
这是真的吗?当然不是,这只是我的一个借口。
我会为每天所谓的很忙,(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忙些什么)来解释我为什么做不了某些事情,如果这些事情你认为比你的生命还重要,又或者说紧次于你的生命,那么你还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现在我的头脑清晰地告诉我,就像知道不吃饭会饿死一样,所以每天都要一日三餐,而且少吃一顿都不行,当我对待这件事情就像吃饭这么重要,我会很忙而不去写作吗?就比如说你很忙,就可以不吃饭吗?
得出的结论是:在我的意识上,我认为没有那么重要,又或者说我的自律没有起到作用。
我认为这是重要的,但是我允许我一次又一次的借口,我没有严格要求我自己。
写与不写,老师会批评吗?关老师什么事?
每一次写的时候,考虑会不会录用?
就算录用了,那又怎样?
很开心哦,感受到了肯定!
然后呢?
感受过后,又怎样?
没有了,恢复平常的生活。
那么,这又是一个外求的过程了,通过写的动作去满足自己的一些需要,这样是不纯粹的,可不可以我就是写,你爱看就看,你爱录用就录用,那是你们的事,我只做好我的事。
换以前,心里会想着问天马、宁静:哎!老师不是说每月10篇吗?为什么你们每天都写?
刚才写的时候,我也升起了这个念头,但是现在我不想问了,就像宁姐说的,哪有的那么多的为什么?想干嘛就干嘛。
这件事情上,我看到了我的自律,这个部分有待我的延伸。
今天早上,在办公室里,我与前两天一样,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漫无目的、有事情要做内心焦虑着要做好,感受到了一种紧迫感,却又不想干,无从下手。
妈的!可不可以当下就换个模式?你这样不自救是没人能救你的,就像你整天哭着喊饿,有好心人送来食物,都推在你面前,告诉你:喜萍,这是甜的,酸的,辣的,这是面包……如果你面对食物还是无动于衷,那么你就只能饿死!
因为别人可不能代替你把食物吃了,就像人家不可能代替你去成长一样。
生而为人,都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