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平衡理论“三七平衡”不对称平衡状态是最灵活最合理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无穷无尽,一个人的一生就算从呱呱落地就开始学习,终其一生所能涉及的传统文化也仅仅是沧海之一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做到掌握中华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读书是必要的,然而在传统思想的指引下去成长和生活更是必须的。传统的根源在于信念,不在于书本上的知识;传统的氛围在于内心的状态,不在于你的穿着、住宅和言辞等等外在的表现。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在许多方面都体现着“三七平衡原理”的奥妙。如果是一个有心人就可以体会到这其中蕴含着深层次的哲理。

从现代人最关心的经济问题说起,希望大家可以感兴趣。中国式儒商的鼻祖是那位有辅王安邦之才,却懂得王主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陶朱公”。一个真正的儒商必须懂得的为商之道就在于:七分本、三分利。如此的三七平衡原理,体现的就是为商之士的良知与本分。不会形成以奸养商、黑心为商的不良商业环境和氛围。大家结合历史和现代的社会状况,不难看出其中的问题存在于哪里……

再说说在体育领域中的“三七平衡原理”。比如说,太极拳法中步伐要领就在于虚实变换的灵活,前脚三分、后脚七分的劲力运用,以达到意到、气到、劲力到的随心所欲,变化无常。任何体育项目如果你要想把左右、前后两方面兼顾到,那么就绝不能站在左右、前后的正中间。如果你认为正中是照顾左右、前后的最佳选择,那么在这个位置上,你越是想照顾全局,越是失去全局。因为你失去了变化的灵活性,并同时把自己身边的所有机会都留给了对手,因此失败是必然的。然而,如果采用三七分的劲力分配,那么就把灵活的先机留在了自己这一方,可以针对对手的进攻采取灵活的对策,把握胜算。

最后,是为人做事中的“三七平衡原理”。一个人的生活中如果方方面面都是虚的,那如此的生活不会给你带来美好的感受。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是实打实的,那样的生活也会使人感到死气沉沉的,毫无情趣可言。这就要说“三七平衡原理”的艺术了。一个人最佳的人生状态就是在他的生活中:七分实、三分虚。灵活的处世哲学,不变的、实实在在的人生信念,充满情趣的为人之道,这才是完美的人生。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一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体会和感悟,做把握自己生活的有心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