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08日 星期一 农历八月廿九
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
静闻菊香播小麦,纵享秋景寻风光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寒露节气之后,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万物随着寒气增长,逐渐衰落
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雀入大水为蛤: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菊有黄花:菊花已普遍开放
灸:寒露艾灸,养肾润肺
寒露时节,脚上有三位“老太太”需要您的呵护!
1第一个"老太太"--太溪
“太溪穴”在内踝骨向后凹陷的位置,为肾经原穴,能滋阴降火,又能培阳补肾。而且,它阴阳都能调,可谓补肾的一个要穴。
无论是肾阳虚导致的怕冷、四肢冰凉、头晕、胆小、易受惊吓,还是肾阴虚导致的慢性咽炎、心烦、失眠、牙痛等都能通过太溪穴来治疗。所以如果肾虚了,您分不清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不知道该吃什么药的时候,按摩这个穴位就能得到缓解。
2第二个"老太太"--太冲
“太冲穴”在脚背上的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中间的缝隙里,为肝经的原穴,能疏肝解郁、调和气血。像青光眼、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治。
如果这个穴位按上去特别的疼,是老人家的话,往往说明他的血压不正常,经常按揉可以降压;如果是年轻的女性,一般反映她肝火比较大,爱发脾气或者月经不调,提醒你经常按揉可以祛肝火、调月经。
3第三个"老太太"--太白
“太白穴”,在脚内侧,大脚趾骨鼓起来的关节后下方凹陷处,为脾经的原穴,能健脾化湿、理气和胃。像老人家因脾胃功能下降导致的消化不良、胃痛、腹胀、拉肚子,便秘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改善。
脾经是少气多血的经络,血有余而气不足,所以它经常出现气虚的症状。像脸色发黄、乏力犯懒、没有精神、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食欲不振等就属于这种情况。经常按揉这个穴位就能很好地改善脾经经气不足的症状。
涌泉、太溪、太冲、太白,均在足上,均是肝、脾、肾这三条经络上的重要大穴。寒露过后,别忘了常常呵护他们,给自己做一次足疗,常常按揉、艾灸足部,就等于给全身、给内脏做了最好的保养。
衣:热水泡脚,胜吃补药
过了寒露,天气由凉转寒,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告诫人们,应注意天气变化,特别要注重保暖,及时添衣服,以防寒邪入侵,尤其不要赤脚,以防“寒从足生”。此时,泡脚、搓脚、熏脚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能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
泡脚注意:水温宜高一些,以不伤足为原则;水量以没过脚踝部为好;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其间加入热水2~4次;晚饭后1个小时以后才可以泡脚。
泡完脚,若有时间还应该搓双脚底板各50下,然后熏灸脚底的涌泉穴。这样做不仅适合寒露的暖脚,也起到引火下行、不容易上火的作用。
食:滋阴润燥
寒露时节天气干燥,易出现口渴咽干、唇燥皮肤干涩等“秋燥病”,根据“燥则润之”、“寒则温之”的原则,饮食上则应以温润的食物为主,以达到养阴润燥、补肝益肾之效。新鲜蔬菜、应季水果,既可滋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还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此时令首选的水果有梨、葡萄、香蕉等;首选的蔬菜有胡萝卜、山药、冬瓜、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如: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等。
此外,寒露时节的饮食应注意荤素搭配,适当进食一些高蛋白食物补充能量,少吃辛辣和生冷食物。中老年朋友和慢性病患者应当多吃些红枣、莲子、芝麻、糯米、蜂蜜、鸭、鱼、肉等食物。
住:早卧早起
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临床诊疗中发现,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行:适量运动
秋季坚持一项比较适宜自己的身体锻炼,不但可以调养肺气,还可以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可以接近自然,吸收天地精华。伸展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气血循环一路顺畅。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