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体研究,真的很全了!

在体内,补体系统各成分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清中,只有被激活后成为一系列的酶,才具有溶菌、溶细胞的免疫活性。补体系统主要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制,表现为抗微生物防御反应,免疫调节及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是体内一个重要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其活化过程表现为一系列丝氨酸蛋白酶的级联酶解反应。

补体的三种激活途径:

image

1.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

概念: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酶(C4b2a)与C5转化酶(C4b2a3b)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MAC(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由补体系统的C5b ~C9组成。膜攻击复合物(C5b6789n)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破而死亡。

image.png

2.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概念:又称替代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与经典激活途径不同之处在于激活是越过了C1、C4、C2三种成分,直接激活C3,在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参与下,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启动级联酶促反应,还在于激活物质并非抗原抗体复合物而是细菌的细胞壁成分—脂多糖,以及多糖、肽聚糖、磷壁酸和凝聚的IgA和IgG4等物质。旁路激活途径在细菌性感染早期,尚未产生特异性抗体时,即可发挥重要的抗感染作用。

image

3.凝集素反应/MBL途径(lectin pathway / Mannose-Binding Lectin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概念: 凝集素途径的激活是通过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集合素11(CL-K1)和纤维胶凝蛋白(Ficolin-1,Ficolin-2和Ficolin-3)所谓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D-甘露糖,N-乙酰基-D-葡糖胺或乙酰基)结合启动的,在与靶分子结合后,MBL,CL-K1和ficolins与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1和2(MASP-1和MASP-2)形成复合物,其切割C4和C2,形成C3转化酶(C4b2a),随后激活补体级联导致通过形成膜攻击复合物的调理作用,吞噬作用和目标微生物的裂解。

imag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这是《How the immune system works 6th》(《免疫学概览》)读书笔记的第4篇。从...
    backup备份阅读 4,013评论 0 7
  • 第四部分 临床免疫学检验 一、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的概念 1、免疫概念 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斥抗...
    烈阳独灼知了阅读 3,418评论 1 4
  • p31 抗体类别和他们的功能 IgM抗体(接上篇) 在感染早期产生IgM抗体实际上是非常明智的,因为IgM抗...
    旎意梦阅读 924评论 0 3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220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2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