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炸”组合:
澳大利亚皇家植物园园长、植物学家威廉·罗伯特·加法叶著
节选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植物笔记
著名植物学家巴西利厄斯·贝斯勒尔及法国艺术家雅克·勒·穆瓦纳手绘水彩插图
出版:中国工人出版社
一:植物的多样性,让人感受世界的辽阔
书中加法叶关于莎翁笔下的植物的阐释,
从1899年六月开始,以植物的首字母排序,一直到1901年六月结束
共计139种植物
这本书中,加法叶与威廉·莎士比亚戏剧和诗歌中的植物、水果和花卉相遇,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加法叶对于莎士比亚惺惺相惜之感
作者灵活取用了亨利·伊拉康的《莎士比亚的植物知识》,参考西德尼·贝斯利的《莎士比亚花园》,通过简单和通俗的语言进行阐释。
书中植物虽然多选用的是澳大利亚和欧洲较为常见的花卉植物,但有些植物的分布范围很广,许多植物在亚洲也很常见,所以可通看并且会让读者学习到更多的植物多样性
二:对于植物非常挚爱之人,闪闪发光
加法叶生活在一个园艺世家,他对于植物如数家珍,家人对于他的所爱非常支持,他也把这种爱带到了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中
他是“植物猎人”,28岁时在环太平洋岛屿收集植物,追寻自己的梦想
并且在自己的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建树
虽然相对于全文,关于他,这位艺术家和景观设计师的介绍只有薄薄几页,但我却被他深深吸引
喜爱大自然的人,总是在闪闪发光
三:植物被赋予的含义,让它们可可爱爱
众所周知,玫瑰象征爱情,并且不同种类不同颜色被赋予不同含义。
毕竟,当一个植物被赋予一定的意义,我们再去看它时,它会显得格外可爱同时会拉进我们与它的距离。
好比一个仅见过几次面的人对你说:“我喜欢你”,我们或许会不以为然,但当他说,:“你看书时认真的样子真好看。”好感度立刻拉满。
所以,好感度不仅仅存在于在人类社会,在人与植物的国度依旧通用
在莎士比亚的写作的经典中,他把感受赋予各种植物,用植物的特征来表达感情
“奥西诺公爵:女人正像是娇艳的玫瑰,花开才不久便转眼枯萎。
薇奥拉:是啊,可叹她刹那的光荣,早枝头零落留不住东风。”
——《第十二夜》第二幕第四场
加法叶将玫瑰称为“花中女王”,将莎士比亚称为植物家,这139种植物出现在不同的剧中,拥有不同的含义,当看完书再去看身边熟悉的植物,一切都精彩至极
四:浅了解植物,为生活增添乐趣
看完这本书,除了能与莎翁的文字近距离接触,学习到植物的知识。
我们还能简单的学以致用
书中植物有些有药xing的说明
(仅浅了解,有问题还是要谨遵医嘱)
橙子:止痉挛、安眠;桃子:镇静;牛至:刺激、开胃
茴香:排除肠胃胀气、健胃
而茴香又寓意给战士带来力量与勇气
我是不禁好奇,在一些重要事件中,人们总会讨些好彩头
比如高考时,父母会穿旗袍、送向日葵、特意做顿有寓意的饭等等
那么在未来,我们或许可以用茴香来祝福高考生
给予他们力量与勇气,祝愿他们凯旋而归
如果你是植物爱好者/研究者、热爱大自然的人或者想要探索和发现莎士比亚,这本书会成为心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