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401)

第110回:刘皇叔七将扫阳平         黄将军一箭定葭萌(16)

      就在此时,离关厢不远的城内人声鼎沸,一片混乱。庞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忙命道:“来,与我前去打探,城中何故这般嘈杂?”

      不一会,手下奔上关厢,气急败坏地报说:“太守,不好了!城中二万荆州军士,闻得刘备被太守拦在关外,冲往衙门寻衅。并扬言道:‘如若太守不放皇叔进关,要将衙内家眷尽行杀戮。’故而有此喧闹之声。”

      汉军冲衙门,这也是庞统的主意。他等傅彤走后,料想庞熙不会这般愚蠢,所以命数千弟兄将衙门围住,因其家眷在内。

      庞熙想,这些荆州军士倒也聪明得很,用这个办法来威胁我。不过到底是一批兵卒,我只要派一员大将去把他们吓跑就可以了,不必亲自赶去。所以命令道:“傅士仁听令!”

      “小将在!”

      “本太守命你带领一千弟兄,速速赶往衙门,保护本太守的家眷!”

      “是。”

      傅彤料定这也是庞统的计策,所以对兄弟瞪了一眼:在这紧要关头,你千万不要走!让庞熙手忙脚乱,我们可以见机行事。

      傅土仁当然也不想去,更不敢去。嘴上答应庞熙的话,脚下象生了钉一样,丝纹不动;庞熙以为傅士仁没有听懂他的意思,又说道:“傅将军速去救护本太守的家眷!”

      “是。”

      “为何不走?”

      “是。”

      庞熙以为他胆小怕事,所以阳奉阴违。正想发火,又有小兵报到:“禀太守,荆州兵已冲进衙门!”

      庞熙听到这个消息,又见傅士仁仍是站立不动,顿然暴怒起来。为了自己的家眷,忘了城外的汉军,怒不可遏地指着傅士仁,人从挡箭牌后面走了出来,身体侧立,一条左臂靠在护心栏杆上,一步步向傅士仁逼去。

      “你,你……莫非违令?”说话间,身体已到两块挡箭牌中间。

      关外的刘备和众将一直注视着上面的庞熙,忽见他满面怒容,指着什么人从挡箭牌后面露出身来,好象关厢上发生了什么大事似的。刘备不知所措,不料此事提醒了老将黄忠。

      老将军始终不动声色,早已看出傅彤在为他们想办法,料定他敌不住庞熙的本领,无计可施。现在听得城关的庞熙怒气冲天地指责傅士仁,又见他的前面一无遮挡,暗喜机会来了。

      又轻又快地摘下硬弓,取出雕翎,箭上弓弦,“轧……”。

      这极轻微的开弓声惊动了刘备。回头一看,黄忠已经弓开如满月。俗话说,箭在弦上,势在必发。

      刘备顿时觉得精神为之一振,心想,人称老将军为“黄一箭”,此箭一去,庞熙必死无疑,顷刻间就可进入城关。刘备心中得意,却又不敢声张,唯恐被庞熙发觉。因此,屏息凝神望着关厢上的庞熙。

      当然,被人家称作“一箭”,命中率肯定是百分之百的,而飞羽袋中也只插有一支箭。这一支箭射出去,必然要致人于死命。有了这样高超的射技,相应地也必须有惊人的射法。

      此时,莫说城关上的庞熙没有发觉,就是汉军队里也极少有人看到。黄忠见庞熙正巧走到两块挡箭牌中间,用极低的、似乎只有刘备听得声音说道:“主公请看,老夫效学当年小霸王‘箭定姑苏’,射死庞熙,立即进关。”

      当年小霸王孙策领兵取吴郡,城上一员裨将,左手托定护梁,右手指着城下大骂。孙策在马上拈弓取箭,弓弦响处,把那将的左手射透,钉牢在护梁上。

      说声未绝,城关上一声惨叫:箭已中的了。

      正是:老来开弓羞潘党,衰时神矢欺养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