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烦躁,所以找了本超级长的书来锻炼耐性。1300多页的长篇小说我用了一个星期看完。收获不是很多多,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的震惊。能把社会现实如此全面的反映出来,且将众多复杂而精致的故事穿插其中,能做到如此的真是太了不起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自从看完《醒世姻缘传》,我觉得其他书都差不多是半成品甚或是垃圾。翻一翻书架上的书,看一看自己写过的书评,再看看那些红的不能再红的畅销榜,此种感觉更甚。
我把书翻了一遍又一遍,整理思路,打算写篇像样的书评出来,认真的介绍这本书,让别人也知道它的好,无奈我文笔不佳,脑容量也不够,憋了一天也没有写出什么可看的东西,为此我懊恼了好一阵子。
可能现在出书相对容易,也可能出版商为了图书销量,将宣传声势造的太大,让人容易被骗,反正我觉得很多书都是垃圾。我也看过不少垃圾书,这个我得承认。
生命可贵,时间有限,我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垃圾上。
现在各种包装的鸡汤书大行其道,而且长期雄踞畅销榜,那些真正给人教益的书却黯淡无光,不被人所知。
就我买的这本书,在新华书店里的偏僻的特价区角落里。门庭冷落鞍马稀,少有人光顾,价格也出奇的低,上下两册才卖20块钱。
那些字数少的可怜,只靠图片和宽的吓人的行间距来凑数的鸡汤书,却大张旗鼓的摆在风水宝地,动辄就是30多块钱。如此鲜明的对比,真是让人叹息。
让我气愤的还有给那些垃圾书美言的书评人,她们很少能够客观公正的看待自己手中的书,也忘了自己书评人的职责。
在我看来明明是本很烂的书,没有多少精彩的部分,她们在豆瓣上给出的评分却出奇的高,而且写的书评都是溢美之词。如果不是看过这本书的人,很容易就上当受骗,浪费金钱来买书。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我就被豆瓣的书评骗过很多次,刚开始以为自己水平低,后来发现不是我的眼光问题,而是书评人的问题。人与人的审美有很大不同,但是我不相信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作为业余的书评人,我写的书评不多,但是很少写言不由衷的评论。我觉得不好的书,不会昧着良心给个好评。而我认为精彩的书,会毫不吝啬的给个五星。
有不少读者看过我的书评才去买了书看,而且告诉我他们的感受,从他们给我的反馈里我能感觉到他们对我的尊重,这让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而如果我整日写这样言不由衷的溢美之词,不知道有多少读者会跑到我这里骂我。
为了自己的名声我也得谨慎。
当然,我大概也能猜出那些书评人一边倒的原因,但是我希望她们能平衡好两者间的关系,能更加客观点公正点,不要让人再受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