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很久很久以前,北方有两座很高的大山。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
愚公和他的子孙们就生活在这里,这一年,愚公已是九十岁高龄了,平日最爱说笑的他,眉毛皱在一起,拧成了个疙瘩。孙子们问他有什么心思?爷爷指指门前高耸的两座大山对他们说:
“山这么高,路这么险,来来去去一点也不方便。爷爷攀上爬下,苦累了一辈子,难道让他们也过这种日子吗?”
孙子们的眉毛也拧在一起,都在动脑筋,想办法,思来想去,忽然有一个开了口:
“那就把山搬走吧!”
愚公笑了,拧起的眉毛舒展开了,笑着说:“好孩子,爷爷正是这个心思!”
当天夜晚,一家人坐在窑洞前愚公说明了移山的打算。大家在山里攀高爬低,苦累极了,听到移山没有不同意的,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惟有愚公的老伴有点犹豫,她发谢齿脱,说话也走风漏气了:
“老头子,你这么大岁数了,能有多大力气?怎么搬得走太行山和王屋山呢?再说,挖下来那么多石块泥土,往哪里放呢?”
愚公笑着还没回答 ,大家七嘴八舌开了口。
这个说:“人多力量大,我们大伙一起干。”
那个说:“渤海大着呢,把石头泥土填到那里去!”
孙子们也嚷着:“干吧,干吧,我们也添一份力气!”
老婆婆见儿孙们劲头这么足,放心了,不再说什么,事情就这样搞定了。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没出来,愚公一家就干了个热火朝天。镢头叮当,簸箕嚓嚓,挖的挖,担的担,孩子们挖不动,铲不起,就用手搬起石头往簸箕里装。一边干,一边说说笑笑,工地上好不红火热闹!
工地上的红火热闹惊动了邻人,听说挖山修路,都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一个个赶来了,干开了。有个名叫京城的人年前去世了,老婆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听说了,也过来干活。她后头那个刚刚长出嫩牙的小宝宝,也一摇一晃捡石块。大家被他逗了,劲头更大,工地上更红火热闹了!
工地上的红火热闹惊动了远处的人,黄河岸边有个名叫智叟的老头,听说有人移山跟本不信。跑来一看,他大吃一惊,讥笑着对愚公说:
“嘻嘻,你怎么能干这样的傻事呢?像你我这一把年纪的人,拔一根山上的茅草都很吃力,怎么能搬走山呢?快罢手吧!”
愚公听了智叟的话,长长叹口气,指着工地上搬石头的孤儿寡母说:“你这个人真不明事理,还不如这寡母和幼子。要知道,我虽然干不了重活儿,可我有儿子呀!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而山是不会在长高了,为什么挖不掉呢?”
听听愚公铿锵有力的话语,看看大家埋头苦干的样子,智叟不敢再说什么,低下头,悄悄溜走了。
愚公说这番话的时候,不光是智叟听见了,山神也听到了。山神是主管这太行山和王屋山的神仙,听了愚公的话,他吃惊不小,这么挖下去,那不把他的地盘给毁了?他慌张报告给天帝。天帝从宫中探头往下一看,愚公和子孙邻人挖的热汗直流,却毫不松劲。他大受感动,非常敬佩人们的雄心和毅力。他对天宫的神仙说:
“你们要是有人们的这股劲,天下第上的事情都办好了!”
各路神仙不敢吱声,都有点脸红。天帝接下说:“夸娥氏,你那两个儿子力大无比,就让他们辛苦一趟,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挪个地方吧!”
天帝下了命令,哪个敢不听!两个大力神翻着跟头来到人间,趁夜晚把太行山和王屋山给背走了。
这天早晨,愚公带领众人向工地奔去。抬头一看都傻了眼,哪里还有山呢?家门前成了平坦坦的原野,一望无际看不到边。他们兴奋地呼喊起来!
阅读提示:
《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中的一个故事。那时候,人们生存艰难,不要说山路险峻阻塞,就是风雨雷电也常常危及人们的生命。这个寓言表达了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坚强决心。现今,人类再不需要征服自然了,而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但是,寓言传导给我们的雄心壮志,坚韧毅力,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