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以2.0倍速看完了热播剧《赘婿》,前部分看的那是直呼过瘾,拍手称快:既有欢乐的基调,也有商业的启发,还能教我们如何为人;可越看到后面越不带劲,感觉和《大秦赋》有异曲同工之烂尾。
为什么这部深受大家喜爱的下饭神剧,会烂尾呢?
1.观众的期望太高
《赘婿》作为《庆余年》的兄弟篇,开篇即充满神秘色彩,本就有成为热播剧的潜质。
加之“拼刀刀”、“苏宁毅购”、竹记“皮蛋”等现代穿越元素,配合宁毅相声式口才,耿护卫的呆萌可爱,男德F4的商业互怼,二房父子的搞笑配合,更是带来了很大看点,深入观众之心。
有评论说:“《赘婿》出圈,将是2021开年首部热播剧,实至名归。”
正是开局的新鲜感和幽默感,让我们更加期待后续发展,期望也就更胜一筹。
而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所抱的期望值过高,就更易形成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
2.剧集太少意难平
编剧追求删繁就简本没有错,但是为了稳定剧情的集数而省掉不该省的情节,反而会适得其反。
剧集1-15集主要讲宁毅助力苏檀儿经营布行成江宁首富;16-33集是霖安沦陷,宁毅和董将军里应外合解霖安之危;而34-36集与北方靖国之战,去去三集就草草了事?
霖安的内忧,都用了大量墨笔来解困,怎么到了靖国的外患,好歹人家也是一大国都吧,不至于这么弱不禁风吧。
总之,看完就感觉这剧情发展的也忒快了吧,我还没缓过神来,就完了。
3.故事仓促无逻辑
说完剧集缩水,该说剧情草率了。
要说《大秦赋》里,人家赵国,也算个泱泱大国吧,竟卑微到让一句旁白给灭了;那《赘婿》里,在幕后搅弄风云的贺太师,同样无辜到被一句话的说没了。一个小动作就能让秦相无法北上抗靖,反倒南下救霖安,好说歹说也得和宁毅来个正面交锋吧,至少也是个超级大反派,就这么冤枉的被误会死了?我都不相信。
然后,方天雷供出幕后主使,也跟说着玩似的。就算宁毅再牛,再能说,也不带这么没有悬念地就招了吧?
再者,董将军亮出先帝的遗诏,就能无视当今圣上了吗?
宁毅无奈之下,带着皇帝单枪匹马直奔敌军,请问这是去旅游的?靖国就没个明白人,就这样放虎归山了?
剧集缩水,剧情自然也就跟着仓促草率了。后面的剧情火速收尾,明显就是快进的镜头,不仅没缓过神来,更是说服我不过来。
看也看过了,笑也笑过了,烂尾也烂过了,文章也写过了,那就这样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