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心理学爱好者,我关注了几位心理学大咖的公众号,如武志红、曾奇峰和徐慢慢。而这本书就是因为徐慢慢的推荐,所以才买了来看。不看不要紧,一看就喜欢的不行。
该书的作者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故事借用经典童话《柳林风声》里的动物蛤蟆先生作为主人翁,以蛤蟆先生的抑郁为开始,讲述了经过10次咨询,蛤蟆先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治愈的过程。而我们读者也跟着蛤蟆一起做了一次心理疗愈。
书拿到手之后就非常打动我的地方,是它封皮上的文字:
“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蛤蟆先生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么?
咨询师站定了,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的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本书主要分三个部分,分别讲述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以及成人自我状态。该书的最后,作者抛出了“人生坐标”这个概念,算是对前边三个部分一个总结和深化。
儿童自我状态这部分,作者用了大量篇幅来回顾蛤蟆先生的童年生活。为了自保去取悦父母,在父母生气以前及时道歉。作为儿童的蛤蟆先生,因为无力对抗父母,所以即使愤怒最终也只能表现出顺从,宁肯自己不开心,也要让身边的人开心。
这何尝不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童年状态,我们成长过程是何其相似。你看有些成年人他外表谦卑和善,礼貌顺从,但这并不一定代表他从内心认可这种处世模式。
他只是习惯这样去做,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安全感,他停留在儿童自我状态不想出来也出不来,因为经过二十几年的成长,这种模式已内化到他的思维里。
然后是父母自我状态部分,活在这个状态里的人基本处在儿童自我状态的对立面里,他们自以为是、居高临下,总是在不断的批评别人,给别人定罪,贴负面标签。更可怕的是当外界无人可以批评或者他们无力批评时,他们就会对自己进行苛责和攻击。
所以说有时候这两种状态会同时存在在一个人的身体里,他有时候看起来弱小无助,有时候又暴跳如雷。这两种状态皆在,唯独缺少一种状态,那就是接下来要说的成人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处在这个状态里的人,既不会卑微紧张,也不会刻意顺从或依赖他人。这种状态里的人从容清醒,对现实不回避也不憎恶,他会理性放松的处理每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大事小事。
三种状态孰优孰劣且不论,因为它们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只是不同的人身上呈现的哪种状态更多一些而已。但认真看书就会发现,显然那些活在成人自我状态里的人,生活的幸福感会更强一些。
该书的最后,作者提出了“人生坐标”这个概念,他们分别是自我认识四个维度:“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我好,你好”。只看字面我们也能发现,显然能够拥有“我好,你也好”这种意识的人,是那个离幸福更近一些的人。
毕淑敏说:如果有一天,你开始学习心理学,那是你的福祉。
看完这本书,你的体会会更深刻。这本书作为心理类入门书籍,文字简单,故事活泼,就是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也被作者演绎的通俗易懂,任谁读都可以轻松理解。
当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同一本书到不同的人那里,得到的体悟也会有所不同。
但不管怎样,如果你是一名心理学爱好者,你要读这本书,因为跟着它你会经历一场美妙绝伦的心灵旅行。
如果你是一名父母,你要读这本书,因为看了它你就会知道如何不再让我们的下一代像我们一样,永远带着原生家庭那些不好的影响生活下去。
如果你是一名职场人士,你要读这本书,因为看了它你就会知道如何面对你苛责暴躁的老板,以及如何听从自己的内心,理性清醒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作为一本畅销英国20多年的心理学读物,它名不虚传,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好好读上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