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向怎么办?

“内向”到底是什么?所谓一般人认为的儿童的"内向",是将其与害羞混淆。

害羞实质是孩子不是没有社交动机,而是缺乏社交技能。

而内向则是人偏向于从内部世界寻找快乐,并非害羞而不与人交际。

分析孩子内向的原因:

1. 自我意识敏感孩子由于自我意识敏感而产生对人的“紧张和恐惧”。

比如有的孩子和陌生人或者异性接触时,会过度的情绪紧张,不知道该说什么,陷入尴尬局面。

2.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大约50%的孩子性格内向是遗传的因素引起的,也就是说父母当中或者隔代亲属当中有人是偏内向的性格,那么孩子有较大的几率比较内向。

3. 环境因素虽说孩子的性格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基本在一岁前基本也能展现看出来,但是后天的成长环境对性格的磨炼也是不可忽略的。

如果长时间生活在家庭环境氛围压抑、或者在成长道路上遭遇到某些重大刺激、创伤,也是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很大的影响。

对待内向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1.对待孩子要有耐性

内向型的人一般说话办事都比较谨慎,他们常常要经过仔细的思考才会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才会采取行动。

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行为风格,不要总是急于打断孩子的话。

2.不要对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

面对内向型的孩子,在提问时父母除了要有耐性,还需要注意发问的技巧。

内向性格的孩子,如果被一下子问到一连串的问题,他会格外紧张,甚至语无伦次,无法思考。

因此,在提问时,不要追问太多的问题,要慢慢来。

3.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内向可能是由于缺乏安全感,缺乏自尊和自信,比如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所以在课堂上不敢大声发表自己的想法,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怕被小朋友拒绝等。

因此,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平时,父母要多抽时间陪宝贝一起玩游戏、读书等,在这些过程中给予孩子表扬和积极的反馈,增加一些和宝贝交谈与沟通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很棒。

4.鼓励宝贝发展同伴关系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和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周末可以带孩子去串门,让孩子体验人际交往的开心。

为了避免孩子不知道怎么和同伴交流,可以事先在家里陪孩子进行角色训练,教会孩子同伴交往的一些小技巧,增强孩子的自信。

5.尊重孩子的社交习惯

在孩子和小朋友交往时,要尊重孩子的社交习惯,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

比如,带小朋友玩什么样的游戏或活动,要充分考虑宝宝的意见和兴趣。

6.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

内向型的孩子习惯把情绪情感要求藏在心里,而很少直接表达出来。

因此,对于内向型的孩子,父母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这些孩子往往更敏感,也更多虑。

父母平时可以和孩子沟通交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心情。

孩子主动地说出自己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时,父母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这样可以强化宝宝的行为,让他们更有自信表达自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