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微信群分享稿

微信现在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微信社群的迅速发展,也为我们链接到许多不同的领域与资源。在微信社群中经常有大神对某一知识干货进行分享。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转教别人或者立即应用,可以帮我们吸收90%的知识。分享有助于我们加深、拓宽知识面,是内化、建构自身理论的有效途径。

前几天听了一节微课分享,给小伙伴们分享听课内容时,大家建议我也做一次分享。

人生第一次做微信分享,心中既激动又紧张。幸好时间比较充足,我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分享结束后,收到好多小伙伴的鼓励红包,大家说从中受到了启发。这就是对我最好的鼓励了。

之后我重新梳理了整个分享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反思不足点,以便后期分享的提高。

记录一下我是如何进行第一次微信分享的,欢迎各位大神交流、指点。

分享内容直接决定分享的价值,决定了会不会有人花时间、精力来听。因此分享稿是重点中的重点。

分享内容的撰写

1、根据时长确定大致篇幅

大概定下分享的日期,我就寻思着怎么写分享内容。分享的时间1个小时,以文字的形式分享,而且是在微信群里,所以文章不能太长。文章可以尽量多写些,尤其是例子,可以多选些备用,后期还要反复修改删减。

2、确定分享的小主题

当时分享的主题还没有确认,但分享的几个点构思都较清晰。这次分享有三个小主题:关于思考、关于写作、关于社群。每个小主题下分别设定了小标题。

比如关于思考,举了生活中比较困扰的例子,再分析原因一、二、三,最后再提出解决办法一、二、三。这种是按照摆出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写法。

关于写作,分别设定了“为什么要写”、“写给谁看‘、“怎么提高”三个部分,是写作中大多数人比较关心的点。

第三个小主题关于社群的,比较轻松活跃,缓和一下前两个主题的严肃。

3、现身说法,举身边的例子

上述的主题都是干货,光吃干的,很难消化,整个过程会显得枯燥乏味。于是除了对各个小点的深入讲解外,加入了身边的例子。

因为微信群里的人比较熟悉,除了自身的例子外,群里的小伙伴的例子也能增加吸引力,使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如果拿知名大神的事迹举例,大家可能会觉得太远,可操作性不太强。

4、最终大主题的确定

主题的拟定体现了分享所要传递出来的价值,有价值别人才会花时间、精力来听。让别人看到必须有用。

比如剽悍一只猫有次的分享主题的《普通人崛起的十大狠招》,就很吸粉,也体现了课程的价值。

5、互动环节设置

上面分享的内容出来了,我在每个部分后加入互动环节。互动环节避免了分享人干巴巴地讲,提高参与性。

所以这就要求互动的问题与分享的内容相关,还不能太难。最好是问句的形式,一至两个小问题,不能占用太多时间。

另外,互动问题多想几个,如果万一内容准备较少,可以用来延时。

分享稿大致就出来了。分享稿的撰写,不宜用过于书面的语言或者长句,最好通俗易懂些,这样文字分享时方便大家快速、流畅读完。

活动预告

活动预告可以提前两三天发出来,方便感兴趣人安排时间。另外也是趁早预订时间,避免在分享时段讨论其它话题或者有其它活动。

大多数分享都是在晚上进行。比如这次分享确定的时间是晚上8点。

活动预告在活动当天建议12点发一次、18点发一次,19:30发一次。

距离分享15分钟时,提示小伙伴们准备,进入倒计时。

分享通知的模板:

【分享主题】大神教我的三大狠招

【分享地点】某某某微信群

【分享时间】*月*日晚20:00-21:00

【分享形式】文字

【分享嘉宾】***

【嘉宾介绍】****达人,***专业,(这里尽量标签化,要显得自己很牛,如果你跟听众一样普通,那人家为什么要听你的废话。一定要给人“不明觉厉”的感觉,但拒绝瞎编,小心掉粉)

如何坚持,才能实现日更?精华文都有哪些套路?社群中怎样有效地刷到存在感?(多以问句发问,让人明白听完后能获得哪方面的解答)

*月*日晚8点,不见不散!

分享稿写完,活动也预告了,剩下的就是规划分享步骤和各个关键环节的准备了。我们后期再讲。

PS:分享稿的写法还可以参照《完全写作指南》中写作转盘思路。

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写初稿——修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