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G:
你好吗?
Vol. 1
我感觉我不怎么好。
也许是因为急转直下的气温,阴雨连绵的天气。
也许是因为许多现实的困难、挫败与打击,总之,人就变得容易杂念丛生。
古人说,每临大事要有静气,无论好事还是坏事,喜事还是祸事,都得沉着,冷静。
但要做到,谈何容易?
Vol. 2
人生至不幸,大概莫过于死亡。死后元知万事空,不止没有烦恼,且什么都不复存在。
而想要获得幸福,往往也很简单,睡个好觉,喝完热汤,知道牵挂的人一切安好,足矣。
死亡是漫长的终结,幸福则是一个个不总那么连续的瞬间。
在活着的多数时刻,我们都处在那些瞬间与瞬间之间相隔的地带,有长有短,有高有低。
可能是荆棘,可能是丛林,可能是悬崖,可能是湍流,也可能是荒漠。
它们不见得比死亡可怕,但总是难熬,总是费力,总是使人受伤,总是令人绝望。
Vol. 3
据那些熬过去了的老人们说,熬过去,就会好了。以前的我,或许会质疑,真的,会好吗?
熬到老了,到头来还不是一死。早死晚死,岂不都还是得死?但我现在似乎有些明白了。
他们说的”好”,也许是沿途的多样风景,也许是对于自己的精进磨砺,也许是促使那一个个并不那么连续的瞬间,出现得更加频密。
于他们而言,如果把生命比作是剪辑台上的全部底片,那么临老时,被剪进成片里的,大概就只有那些瞬间,中间的间隔地带,尽可全部作废。
Vol. 4
但没有那些的废片,终究是不够圆满完整的。
因为无从取舍,无从比较,也就无法判定:
那些瞬间,究竟值不值得,留低、纪念?
我承认,“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我也接受,“生活是这样的,有些事情还没有做,一定要做的······另有些事做了,没有做好。”
Vol. 5
有人说,一切经历都自有其价值。而这价值,也许会在日后的人生中一一展现。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吃过的亏,遭过的骗,错过的事,后过的悔,伤过的心。
因果不虚。可你说,这是真的吗?
但我早已别无选择,逝者如斯,昨日之日不可留,不可追,悔之晚矣,也毫无意义。
只好姑妄听之,姑妄信之。
Vol. 6
我一边任自己的情绪自发生长,一边在床头摆着《成年人情绪自救手册》,以备随时查用。
书里头说,无论是挥之不去的焦虑、恐慌、不安,亦或是虚无、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无生趣,都是因为情绪系统的失调。
区别只在于,前者乃是因为调节不足,后者则属于调节过度。
而我相信,这都是心的造作。
Vol. 7
如你所知,我曾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不断游移,跳跃,每杀敌八百,亦自损一千。
所以我如今不断练习着保持觉察,刻意打破多年来的情感应激习惯,只为了追求某种动态的平衡:不压抑,不转移,不令它们超出应有的度。
此外呢,此外我仍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不能够消沉,因为消沉,还不如一死来得痛快。
只能看着脚下,不存顺逆,不停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