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迷
图 | Jona Dinges
开场先声明本文宗旨:
别算计优惠券了!
别相信买赠、满减、返现的忽悠了!
没时间看下去或不攒优惠券会死星人可以直接右上角出门,好奇宝宝们接下来听我说: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做“价格歧视”,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1920年提出的,指的是:出售完全相同的产品或提供完全相同的服务,却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钱。
听起来很不合理是不是?根据歧视程度的高低,价格歧视还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呢。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每一个买家能够支付的最大价格来制订商品价格的定价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基本不可能实行。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不同消费量索取不同的价格,并以此来获取部分消费者剩余。(比如常见的满两件打9折、满199-100,后面我会详细举例说明)。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将其顾客划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别,对每类顾客索取不同的价格,是最普遍的价格歧视形式。
如何区别这两拨人,榨取更大的剩余价值呢?
答案是:优惠券!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是不是?同样的一个商品,店家卖出两个不同的价格,高价卖给有钱人,低价卖给穷人。但其实日常生活中这种价格歧视屡见不鲜,以刚刚过去战火未熄的双十一为例,规则繁杂的促销红包、各种购物券叠加、订金抵现金、店铺优惠、直减更是让人搞不清。
买的没有卖的精,优惠券本质上就是一个营销工具。
这个营销工具的好处是大大的:
卖家节省了成本,扩大了销量,获得了更高的收益。消费者得到了优惠。
双赢,耶!
慢着慢着,我们来算一笔账:
一种情况是优惠券用上了,商品的价格不仅包括价目单上的货币价格,还包括隐含的时间成本。一般情况下,经济能力允许或有硬需求不得不买的人,不会在意是否双十一,看中就直接买了。
只有可买可不买又想尽可能占点小便宜的人,才会在购物车里囤一堆货,瞅着点大半夜守在电脑/手机前狂刷网页、为了那几十块(可能)的折扣。(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的一个活生生例子)
一句话,时间不值钱的人花时间省钱,时间值钱的人花时间赚钱。写到这,我想起了关于比尔盖茨5秒存钱买兰博基尼的笑话。
一种情况是优惠券没用上。这种情况没啥好说,早起贪黑抢了一堆满减券,下单的时候发现购物车千挑万选的几样东西,有的“满199-100”、有的“满299-150”、有的“满399-200”(这就是二级价格歧视的一个活生生例子),领券的时候说是可以满减可以跨店,下单的时候却并不能凑在一起。
导致的结果就是:一堆看得着摸不到根本没法用的券,加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换来的却是两手空空。还记得年初的支付宝集福的惨痛教训吗?
为什么优惠券这么有效?
因为人很难自我控制、很难抵挡「免费」的诱惑——白给你的优惠券,或者不需要你掏钱,只需要你做点儿事儿就给你的优惠券,你总会觉得:
不要白不要,万一用的着呢?
当你想着为了省钱多囤些厕纸、洗衣粉、洗发水、姨妈巾。。。。。。的时候,想一想你家的房价啊亲!你家房子可是一平米大几万啊亲!尤其是北京寸土寸金的地儿,尤其是洗护用品都是有保质期的(我是不会告诉你认识个囤了10瓶500ml洗发水,全家洗了两年头发,洗到都快吐了还没洗完的妹子的)。
当你看中一款5000元的包包不舍得买,买了另一款300元的打折包时,收到货后左看右看不满意,心头好又总是难以忘怀,咬咬牙拔草后,等于里外里花了5300。
当你为了两件包邮精挑细选时,结局只是衣柜里躺了一堆根本没拆标签的再也不会见天日的衣服。
不是说不要买东西,而是,要买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你越算,花的就越多。
时间才是最大的奢侈。
双11虽然过去,双12马上就要来了。这次,你还准备攒一堆优惠券吗?
坐标帝都,80后美帝商科海龟女;
搜索关注公众号:caixiaomi100;
带你领阅金钱世界的美好。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