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说故事的方法
- 故事会变形转型,因为改编一个旧故事,比创新一个故事架构,容易快速获得认同。越是流行的旧故事,越常有多种不同意义、甚至相反意义的版本。旧故事不会停留在“一个故事”的框架里,他们会取得生命,长成一个多元复杂的“故事丛”。木头(匹诺曹)会长成为人,好的故事、迷人的故事也会不断成长,取得丰富活泼的生命。
- 故事生出故事里的细节故事,故事生出其他相关故事,这不稀奇,稀奇的是,往往故事的否定也还是故事。或者说,好的故事,精彩的故事。甚至可以含纳自身的否定反对。
- 故事挑战定义,故事搜集真实或想象的“例外”,整体来看,故事就是人类经验中“例外”的集大成。故事成立最根本的理由,其实无他,就是“例外”,古怪、奇特、不常见、违背道理,这些就是故事的基本精神。
- 现实上不可能,却无害于这种推论想象的乐趣。人有推论的习惯,更有从推论中得到乐趣的本能。和推论相比,现实经验太狭窄了,推论一不小心就超越现实范围。很多故事提供的,其实都是推论的乐趣,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那么多好听隽永的故事,都带有浓厚的超现实成分。
- 再怎么天马行空的故事,都不会是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的,必然跟故事描述的社会,或故事产生的社会,有着必然的关系。于是,我们能透过故事读到背后的社会与时代,并体会故事与社会间有趣多样的关联。
- 故事不能乱改,故事外围的元素,可能因转述而产生种种变形,然后、能够长久流传的故事,必然有其闪亮如钻石的核心部分,亮如钻石,往往也就坚硬如钻石,抗拒任意变动。那部分一变,故事就不再是故事,故事就失去光彩了。听故事、讲故事,先要能辨识,什么故事的钻石核心,辨识不出钻石核心的人,给他一亿七千万美金,也还是讲不出好故事来的。
- 说故事,要让故事被别人听到被别人挺进去,我们不能只考虑故事内容说些什么,还要讲究是用谁的立场用谁的口吻来说这个故事的?故事的叙述观点,跟这个故事的关系是什么?谁用了什么方式经验了这个故事,或转述了这个故事?对的观点,好的叙述策略,会缩短听故事的人与故事间的距离。当然,反过来,随便、邋遢的叙述角度会让读者对故事产生戒心、甚至反感,进不了故事构筑的世界里了。
- 营造出这种对比张力,也就必然将说故事的人吸引进故事的情境中,因为故事的戏剧性落差远超过我们的一般日常经验,于是听故事的人必然将经验暂放一边,只感受故事,只在意故事里的戏剧性。
- 让故事吸引人的一项核心素质——戏剧性的对照与反转。……这样的故事,不止逗人兴趣,而且可以刺激出许多人生联想,让听故事的人自己去发展关于各种不同主题的教训——关于个性、关于身份、关于命运、关于制度、关于责任、关于历史把玩作弄人的模式。
- 失败让人厌恶,然而英雄失败的悲剧故事,却会引来同情和谅解。
- 可能性,正是故事吸引听故事的人最重要的元素。
- 具备说服力的故事,一定会有真的材料,一定要建立在真实的人情上,什么样的人会做什么事,背后有真实明确的道理,不考虑这种“真实”,故事就很难让人相信了。……好的故事,除了让人相信,让人深刻感受,也要考虑带给信了、感受了听故事的人,什么样的生命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