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偏执-分裂和抑郁态

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婴儿无法理解一个完整的客体是兼具好的属性和坏的属性。他们会将客体分裂为好客体和坏客体。这即是【偏执-分裂态】。在这个阶段,婴儿通过分裂 投射 指责以及害怕受到坏客体报复的持续幻想来与自身之外的客体进行互动。

--所以,不要认为婴儿是吃了睡,睡了吃,他们的大脑也是转个不停的,随时可能上演着爱与恨的大戏。

--所以,这几个月,无论你怎么对婴儿好都不为过。

婴儿8个月的时候,认知便已经得到一定发展,他能够接受一个客体既有好的属性,也有坏的属性,他能将客体完整的联系起来进行关注。这个阶段的婴儿有对好与坏,时好时坏的容忍,会为丧失而哀伤,会关注客体,希望能修正与客体的关系。这即是【抑郁态】。

--你会发现8个月以后的孩子是非常惹人爱的,有时候会想你靠近,逗你开心。他内心也没有那么容易哀伤,也没有那么焦虑了。

“终其一生,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两种状态中挣扎,有时被拖人到愤怒和指责的偏执-分裂态,有时则更偏向成熟或康复的抑郁态。”


所以,我们应该时刻记着:每个人都是这样,好与坏共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Klein 1963 克莱因:关于《奥瑞斯忒亚》的一些省思 作者:梅莱妮·克莱因 来源:李新雨 译 时间:2011...
    心理学工作者_张旭兰阅读 4,476评论 0 0
  • 传记性自我观察中的温尼科特 老T:传记性自我观察—生命需要进程感,当人的体验与感受被忽略,自恋就没有资源,丢失进程...
    团的花园阅读 3,895评论 0 1
  • 问题: 继承了AppCompatActivity的Activity无法通过调用requestWindowFeatu...
    hjiangwen阅读 17,318评论 7 20
  • 生活中很多人做事情,刚开始时满腔热血,慢慢就会失去热情,再接下来完全颓废。想要改变,我们就要做到,1找到自己真正感...
    展翅大鹏阅读 2,833评论 0 0
  • 我,今年26岁,大家都习惯的把我叫乐乐,本名赵乐乐。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吊庄人,大家可能不知道,也就是铜川的一个小山...
    乐同大家乐阅读 3,8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