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禁

王建军

承酒尊的器座,可分为长方形与方形,有足与无足。其中,有足的称为“禁”,无足的称为“斯禁”。传世和考古发掘的青铜禁都极为罕见, 起于西周初年,灭于战国时代。

之所以称“禁”,盖因周人总结夏、商两代灭亡之因,均在嗜酒无度。在中国历史上,禹可能是最早提出禁酒的帝王,相传“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夏、商两代末君,都因沉湎于酒而国家破亡。周鉴于此,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其中规定:王公诸侯不准非礼饮酒,只有祭祀时方能饮酒;民众聚饮,押解京城处以死刑;不照禁令行事执法者,同样治以死罪,在这种情况下,王公诸侯虽在祭祀时可以饮酒,甚至违法饮酒,但承置酒器的案具却烙下中国第一个“禁酒”时代的印痕——名曰“酒禁”。

到了汉代,萧何造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虽然重罚,但此律不曾彻底实行。处死都不怕,罚两个钱岂能禁止。

事实上,中国千百年来,酒楼妓馆处处笙歌,无时不飞觞醉月。文人雅士水边修禊,山上登高,一向离不开酒。名士风流,以为持螫把酒,便足了一生,甚至于酣饮无度,扬言“死便埋我”,好像大量饮酒不是什么不很体面的事,真所谓“酗于酒德”。

酒很难禁绝,中国难禁,国外亦然。美国一九二年起实施酒禁,雷厉风行,依然到处都有酒喝。梁实秋道出纽约,有一天与友人食于某中国餐馆,入门直趋后室,索五加皮,开怀畅饮。忽见警察闯入,徐徐就座,解手枪,锵然置于桌上,索五加皮独酌,不久即伏案酣睡。

民之所好,非政令所能强制。于官于私,都能找到喝酒的借口,至于那些违反禁令的家伙,背后一定有一双眼睛盯着他。“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