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干盗书

话说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年少时放荡不羁,二十岁时任骑都校尉,参与镇压黄巾军。在董卓擅政时,起兵讨董卓。建安元年,曹操迎汉帝至许县,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势力。

曹操之所以能在群英荟萃的三国,脱颖而出,打下1/3的天下,后来同皇家后裔刘备刘皇叔,历经三世,继承父兄基业的孙权形成三国鼎立,虽然与他的各方面的才能息息相关。但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用人唯才,礼贤下士这一点三国中无人可比——他对关羽的态度可以略见一斑,他明知关羽“身在曹营心在蜀”,仍送关羽赤兔马,加官进爵,以安其心。既使后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曹操爱惜之才,不忍杀之。

和曹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袁绍,虽然四世三公,人才济济,吕布刚愎自用,空有匹夫之勇,最后一把好牌打的稀巴烂。就连贤德出名的刘备,后来在关羽,张飞死后,方寸大乱,不听诸葛亮等力劝,以致功亏一篑,就有了后来的白帝城托孤。

曹操爱才之心,还表现在他对许攸的态度。许攸是曹操与袁绍儿时的玩伴,也曾是曹操看中的谋士。他来投奔曹操时,曹操高兴的连鞋子都没穿就出来迎接。

对于有能力的人,他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曹操手下网罗了一大批谋臣武将,这一点远优于刘备的蜀汉阵营和东吴孙权的东吴阵营。

曹操手下有八大重要谋士,分别是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刘晔,许攸,司马懿等。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率兵八十万大军与东吴军队隔江对峙,准备渡长江,占据南方,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刘备派诸葛亮前往东吴游说孙权,连吴抗曹。

曹操赏识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曹操又想拉拢周瑜以为已用,先给周瑜下了一道降书,周瑜见书,撕得粉碎。周瑜的老同学蒋干在曹操手下当谋士,见此,自告奋勇去东吴劝降周瑜。

彼时周瑜巡营的时候,看到曹军在水中摆阵,在蔡瑁、张允的训练下,井然有序,极难功克,周瑜视蔡瑁、张允为视为心腹大患,有心用计杀死蔡瑁,张允。

当蒋干来到周瑜营帐时,周瑜早已知晓他意图,还没待蒋干开口,便将计就计设盛宴款待,并故意不谈两方打仗的事,席上众人轮番劝酒,酒过三旬,周瑜假装喝醉,东倒西歪地拉蒋干回自己营帐同榻而眠。

周瑜“鼾声大作”,而蒋干则趁周瑜“熟睡”之际,翻遍周瑜的文书。不一会儿,蒋干果然翻到了曹军水师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大惊失色,忙藏于袖中。

这时,周瑜突然梦中大叫要取曹操首级,吓得蒋干慌忙上床装睡。这时有卫士叫醒周瑜,两个人偷偷在门口说起蔡瑁,张允投降的事,故意让蒋干听见。

蒋干装睡,趁周瑜又“熟睡”之际,恐周瑜早起,看出丢失了蔡、张信件,悄悄穿上衣服,提上鞋连夜逃回曹营。

蒋干面见曹操,呈上蔡、张“投降”书信,生性多疑的曹操勃然大怒,不由蔡张两个人分辨,立马斩杀了蔡瑁,张允。

等到众人将蔡瑁、张允的人头送上时,曹操突然醒悟过来,才知道自己中了周瑜的离间之计,悔之晚矣。


周瑜是何其聪明的人物,“曲有误,周郎顾。”郎又是古代对美男子的称呼,可见周瑜又长得帅呆了吧。周郎机警过人,足智多谋,他洞察全局,稳操胜算,把蒋干引入自已布下的图套之中。蒋干则是气粗心浮,昏庸无能,在本想当“说客”,却做了窃贼,自以为讨了便宜,实则上了大当。

周瑜巧设计谋,曹操就上当,足见曹操智谋比之周瑜略逊一筹。后人有诗叹日:“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

周瑜利用蒋干盗书,成功斩杀曹操手下两员大将,曹操失去了仅有的水军将领,最后落得“火烧三军命丧尽”的下场。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著名的战役。

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自负轻敌,不擅水战,终致战败,加上孙吴联盟抗曹,扬水之长,巧用火攻,致曹军大败。

蒋干盗书成了反间计的典型案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