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模型是其来有自思维力训练营学习时,和几位同学一起总结设计的,知识产权不属于我个人,应归于训练营。
人生在世最缺少不了的就是沟通,哪怕是用肢体语言,都是要表达自己的诉求或者情绪。这些特殊的沟通,不做深入探讨,因为自己确实不懂手语。这里所要说的就是我们具备基本语言能力的人之间的沟通,通过以下七个步骤,建立一个良好沟通的模型,虽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但是对于一般的沟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明确沟通目的
明确每次沟通的目的以终为始,是为了达成一致,消除误解,还是为了增进进一步的了解,或者是为了促进谈判的成功。我们最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比如在“馨馨跳舞”课程案例中,家长首先明确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争论尊不尊重孩子的问题,而是要解决怎么让孩子能在学校跳舞的问题。
2.创造沟通条件
沟通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我们的发心必须是为了解决对方的某个问题,抱着一颗有爱的心。
时间的选择,比如,对方处于繁忙状态,不可开交,怎么好找他沟通并得到一个符合预期的效果呢。
地点的选择,如果可能就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或者根据沟通的事项,选择合适的地点。比如创业公司融资一般都喜欢和投资人选择在一个安静的咖啡厅,容易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情侣之间的沟通不妨选在一个浪漫的西餐厅,边听音乐边聊。
3.建立互信(亲和力)
如同相声结构中的铺平垫稳一样,沟通的前戏也要做足,为进入正式议题提供良好的沟通基础,可以通过找联系、找共同的爱好等,比方说第一次见面可以拿对方的名字聊一聊,“这个名字取得真好,看来父母是寄予厚望的”,或者遇到比较不常见的姓氏如“訾”,你可以非常谦虚地询问对方“请教一下您这个姓氏的来历,肯定是古老的姓氏,是不是一个贵族姓氏啊?”。或者可以聊一聊对方的家乡,衣着打扮精神面貌,业余爱好、运动兴趣等等。目的就是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些,以营造一个和谐的会谈沟通基础。
4.沟通的主体
在彼此互信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机会导入沟通的主题,即本次沟通需要解决的问题。沟通的主体包括听和说两部分,相互促进,互动互生,如同太极图的阴阳鱼。
有效倾听。首先要放空自己,本着尊重对方的心态,先充分了解对方想表达的各种事实和观点。最主要是找到对方表达的核心观点,特别是容易导致分歧的观点。找到核心观点后,要分析对方是怎么得出的观点,他的处理方式即模型是什么。对方的这样思维方式,促使他收集/陈述什么样的事实来支持这样的模型,得到核心的观点。
有效。简单复述或者确认对方的核心观点和重要事实,一是显示自己在认真听对方,二是摆出自己的理解,让对方确认是否正确,为进一步沟通打好良好基础。第二步是要针对这个观点讲出自己的事实和模型。第三步显性化对方的模型,对方基于所陈述的事实,是不是这样这样想的,才得出了核心的观点。第四步帮助对方挖掘更多的事实,启发对方的思考,让他讲出没有想到的事实和模型。
5.寻找差异
利用双方听说角色的不断转化,和有效倾听和有效表达的技巧不断地需要双方的意见分歧和差异点。
6.消除差异/求同存异
通过不断地沟通,双方对差异化的问题不断补充事实和模型,并进行有效分析,可能会消除差异。也可能因为双方的观点仍然不能达到一致,这个时候就要求同存异,在能达到一致的观点上消除差异。
7.达成一致/下次沟通
通过消除差异,双方达成一致,并要重新梳理本次沟通达成的重要共识,双方确认都表示认同。
在一些不能消除的差异方面,双方应该友好地约定好下次沟通的时间地点,进一步对分歧的观点进行沟通,例如在谈判过程中的多轮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