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紫砂技艺在师徒之中代代相传,心口相授
一代宗师随着岁月老去,徒弟继而为师。
匠人精神,永远以器物的方式不断传承。
这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亦是东方美学的回归。
紫砂江湖匠人,为每一位手工艺人,打造有温度,有价值的媒体资料。
紫砂江湖图文工作室 丨出品

他在学习制作紫砂壶过程中虚心求教,刻苦求知。最爱也最擅长供春壶(花器),平时通过观察累积到的灵感赋予在作品上,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没有经验,向专业人士请教,基础技能不扎实,就反复练习。所谓的问题都算不上大问题,只要秉持初心,定可以不断进步,这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1980年出生于宜兴丁蜀,毕业于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离开校园生活后,他首先选择进入工作岗位锻炼自己,做过各种工作,也正是这些工作所带来各种各样的变化让他越发地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应该如何发展。抛弃普通工作后,全身心投入到紫砂壶制作上。
从零开始,本不是容易之事,尤其是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从身边人的制壶过程和作品中学习经验,并加以不断地练习,慢慢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由于之前的工作所形成的习惯,会在生活中感受自然带来的乐趣,观察自然界生物的变化和特征,体验到万物与人类区别的生机之处。
作品展示
丨龙行天下套组
丨大金蟾供春
此款壶,壶钮作金蟾缩影。古有刘海戏金蟾,都认为得金蟾者,可得富贵,由此金蟾才寓意财源兴旺和幸福美好,为此壶增添好兆头。壶身是最经典的供春壶造型,犹如老树疙瘩,树瘤瘿节满身,壶把和壶嘴恰好对称,形神逼真的金蟾使壶更为新颖独特,整体浑圆敦厚,古朴雅致,色泽光亮,在日后使用后,更显气派,渐露锋芒。
丨大象无形
丨瓜钮供春
此款壶,壶钮作瓜蒂缩影。壶嘴挺直,壶把向下弯曲,两者位同一直线,又朝向一致,极具协调之感。壶钮和壶盖自然衔接,融为一体,使瓜蒂形状栩栩如生,舒展自如,新添一丝趣味。壶表饰以树瘿纹理,清晰生动,凹凸有致,尽显天然巧妙之功和精湛处理之技法。拿于手,质感优越,古朴典雅,有别样的体验之感。
丨提梁供春
丨灵芝供春
此款壶,壶钮作灵芝缩影。壶把稍向下,壶嘴稍上翘,两者互相配合。能成树瘿者,树龄必定年长,本身已是气概十足,又以灵芝作盖,而灵芝乃集天地灵气之物,让一把沉寂已久的树瘿壶焕发生机。壶身稍作纹理装饰,颗粒感十足,饱满圆润,浑然天成,颇有仿生学之意,让人更有亲近自然草木之心。
丨瓜棱枯木逢春
丨天龙供春
此款壶,通体由龙体缠绕。壶把与壶嘴均以粗纹稍作装饰,和壶表融为一体,不显突兀。壶钮也以灵芝做造型,但是角度却别致,可爱小巧,与整体竟有一番相互和谐之味。这把壶与其他供春壶稍有不同的地方是,壶表面作光滑处理,树瘿瘤纹略有藏隐,将龙形置于表面达到本身的凹凸有致的效果,气势和典雅两者皆具备。
丨树段枯木逢春
丨供春
供春壶,制作技艺精工巧饰,又不失拙朴、自然;造型古朴,枝干苍劲,外表饰以精细雕刻的树瘿纹理,树干的百年沧桑和老辣苍劲都呈现于世人眼前,极具审美效果。供春壶追求一种怪奇之美,虽残缺却自然,奇特和普通仅在一念之间,因人之感受而异,超出传统器型的造型搭配,夸张装饰,挣脱所谓的束缚,独树一帜却又合乎情理。
丨灵芝枯木逢春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一再追寻自然原则,各个细节都和自然相结合,借助于自然形象。造型上经常会有残缺、断损的设计,让人在旧的壶身上寻找新的生机,历久弥新。
一个人就像一把壶,不得不遵循着社会的发展规律,偶尔也想要跳出来活出不同的自我。本是要平淡过一生,却能坚守内心的爱好,踏实地从无到有。从生活自然和人生旅途中寻找灵感,活出像供春壶一样的逍遥洒脱,自由潇散,才能够在专攻花器供春壶上不断进步。
文章版权紫砂江湖所有,商业转载请提前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