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师事五夫
武夷山东南的五夫镇,在宋代已是非常鼎盛。抗金名将刘子羽、吴介、吴遴,词圣柳永,胡安国家族的胡氏五贤,都在五夫出生,可谓“群英荟萃”。五夫镇有着“邹鲁渊源”之美称,这一头衔与理学宗师朱熹在五夫从师就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夜晚,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风波亭”事件,年仅39岁的一代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罪名在临安大理寺内风波亭遇害。
绍兴十三年(1143年),47岁的朱松在建州环溪精舍因病去世。朱松虽不是死于议和派的毒手,但追根究底还是死于议和,他是被议和气死的。面对恢复中原无望,朱松抑郁成疾,最终怀着无限悲痛撒手人寰。
临终前,朱松写信给崇安五夫里的刘子羽,让其照顾朱熹母子生活。又写信给五夫里的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三先生,托其代为教育朱熹。并交待朱熹,以父亲之礼尊崇几位先生。
刘子羽是北宋名将刘韐的儿子。北宋灭亡后,刘韐出使金国,拒绝金国诱降,自杀殉国。刘韐还有一个可称道的地方,就是提携岳飞于行伍之中。刘子羽也是一名抗金将领,富有谋略,善于用兵,参加过真定、大散关等抗金战役。
刘子羽在临安为官时,与朱松成为莫逆之交。后因反对议和,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请祠回五夫定居。刘子羽是当地的显贵富豪,据明嘉靖版《建宁府志》记载,其宅园“凡十七景”,其富有程度可自行脑补。
正因朱松与刘子羽之间有深厚交情做基础,恰好刘子羽刚回五夫、与朱松当时所居建州不远,再加上刘子羽雄厚的经济条件,这些应该是朱松托孤刘子羽的综合考量吧。
刘子羽果真重情重义,不负朱松所托,视朱熹如同子侄,将朱熹母子接到五夫,专门修葺了一座五开间的木楼,名为“紫阳楼”,供朱熹居住。房前有田可植禾,有地可种菜,有池可养鱼。可见刘家对朱熹母子的照顾,是相当用心的,也是相当慷慨的。
朱熹在紫阳楼居住前后长达四十年,可见他对这里的居住条件还是满意的。
绍兴十六年(1146年),刘子羽在照顾朱熹3年后去世了,年仅50岁。抚育朱熹的任务,就落在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三先生头上。朱熹视刘子羽为义父,与刘子羽之子刘珙、刘坪同穿孝服,为其守灵。
三十多年后,朱熹撰写了三千多字的《刘子羽神道碑》,饱含深情地回忆和歌颂刘子羽对自己的恩情和对历史的功绩。
二
刘子翚是刘子羽的弟弟,两个人一个从武,一个从文。刘子翚、胡宪曾从学于杨时弟子胡安国。刘勉之直接从学于杨时。三先生都是河南洛阳二程理学的正宗传人。
绍兴二年(1132年),刘子翚做了一个福泽乡里的决定,将家塾六经堂进行扩修,招生范围从刘氏家族扩展到外姓,又请好友刘勉之、胡宪等知名学者来当老师,创办了一所无书院之名而有书院之实的私立学校。刘子翚、刘勉之、胡宪随着学生越多,名声越大,被称为“武夷三先生”。
朱熹到五夫后,就读于刘氏家塾。在“武夷三先生”的引导下,接受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儒学教育,开始系统研习二程理学。朱熹有时也会到刘勉之的草堂和胡宪的藉溪山居求学,聆听二人教诲。
绍兴十四年(1144年),15岁的朱熹写下了生平流传下来最早的作品《不自弃文》。这篇文章用辩证的方法,说明世间万物皆有可用之处,进而强调人不可自弃。因其正面积极意义,成为很多家族的家训文章,用以训示子孙。在《红楼梦》第五十六回,薛宝钗嘲笑别人不知破荷叶、枯草根也是值钱的,说其是没看过朱熹的《不自弃文》。
绍兴十五年(1145年),朱熹16岁时,刘子翚为朱熹取字“元晦”,赐予朱熹“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十六字心诀。意思是说,树在根上暗蓄力量,春天就会繁茂;人在身上潜藏力量,才能孕育才智。
古人有“名”有“字”,“名”又叫“本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后由父辈所取;“字”又叫“表字”,一般在男子行冠礼时所取。名与字是关联的,有的是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是意义上的相辅,有的是意义上的相反。
朱熹的名与字在意义上是相反的,“熹”是亮的意思,“晦”是暗的意思。
朱熹后来认为,“元”为《易经》中“元享利贞”四德之首,有期许过高、自恃似傲之嫌,改“元晦”为“仲晦”。但终其朱熹一生,“晦”字始终保留,随年龄增长,还用“晦庵”“晦翁”等别号。
朱熹在刘氏家塾就读,朝夕在刘子翚的身边,受刘子翚的影响较深。特别是刘子翚著作的《圣传论》,杂糅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对朱熹后来援佛道入儒,最终创立理学思想体系,应该是起到了借鉴的作用。
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二月,刘子翚离开了朱熹,年仅47岁。
三
刘勉之居住在崇安县五夫里白水村,世人称“白水先生”。刘勉之以乡贡入太学,潜心研习二程理学,后拜杨时为师。学成后回到家乡,筑一居室名“草堂”,想必十分简陋。唐代大诗人杜甫流落成都时的居室,也称为“草堂”,当时应该是简陋的,肯定不是现在景区的样子。
绍兴年间,因中书舍人吕本中举荐,宋高宗召刘勉之进京。刘勉之来到京城,被宰相秦桧挡住,不予引见。刘勉之反对议和,在临安与朱松见了一面后,回到五夫,一生不仕。在临安,朱熹第一次见到了他未来的老师兼岳父。
刘勉之不求官也不贪财。他岳父家比较富有,没有子嗣,要把所有财产给他。刘勉之谢绝了岳父的好意,将财产赠给岳父的同族,用于祭祀。
朱松去世后,刘勉之帮助朱熹料理丧事,把朱松葬在崇安五夫里的西塔山上。不知那时的刘勉之,是否对朱熹就已怀有更深一层的感情。
刘勉之不忘朱松所托,悉心培养朱熹。在三先生中,刘勉之的思想对朱熹影响巨大,特别是刘勉之向朱熹传授了张载的《西铭》,该书有理学“宗祖”地位,故《宋史》称“熹之得道,自勉之始。”
朱熹刚到五夫的前几年,在紫阳楼的生活并不快乐。这种不快乐无关物质,刘子羽对朱熹的照顾够悉心的了,更多是精神上的。少年丧父的朱熹,无法避免会有种居人篱下的感觉。父爱的缺失,是他人很难弥补的。一定程度上,刘勉之较好地弥补了这份缺失。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秋天时参加了建州的乡试,朱熹一考便中。考官蔡兹对朱熹大加赞赏,对人说:“吾取中一后生,‘三篇策’皆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刘勉之对朱熹的赞赏程度不会低于蔡兹。绍兴十八年(1148年)正月,在朱熹考中贡生五个月后,刘勉之将大女儿刘清四许给朱熹为妻,为他俩主持婚礼。
朱熹对刘清四应该早就认识,两人有怎么样的爱情故事?从朱熹留下来的文字里,找不到蛛丝马迹,甚至于两人的婚后生活,朱熹都鲜有提及。这对于研究朱熹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的事。
在朱熹结婚后的第二年,刘勉之也离开了朱熹。刘勉之与朱熹性格相近,从朱熹一生不求显达、不慕富贵之中,依稀可以看到刘勉之精神风貌对朱熹的熏陶和影响。
四
崇安胡氏是经学之家。朱熹在临安见到的大儒胡寅,正是胡安国的儿子,胡宪是胡安国的侄子。胡安国还有两个儿子,名胡宏、胡宁,他们合称“五胡”。胡安国后来带着儿子们迁居衡阳,开创了“湖湘学派”。
胡宪居住在崇安籍溪,世人称之为籍溪先生。绍兴六年(1136年),胡宪考中进士,任建州教授。后因父母年老,请祠回家侍奉父母。秦桧当权后,胡宪不想为官,潜心研究理学。
胡宪不忘朱松所托,把毕生所学传授朱熹。胡宪最看重《论语》,著有《论语会义》一书,他对朱熹的影响,最主要就在论语学方面。
从朱熹早年作品《论语集解》中,可以看出他模仿胡宪《论语会义》的痕迹。即使后来朱熹开门授徒,还是把胡宪的《论语会义》作为学习《论语》的入门书,推荐给自己的弟子。
刘子翚、刘勉之相续去世后,“武夷三先生”独剩胡宪一人。朱熹为了更好地学习,曾前往籍溪与老师胡宪一起居住。
在三先生的引导下,少年朱熹是平生最下功夫读书的时期。后来朱熹自己回忆说,“某少时为学,十六岁便好理学,十七岁便有如今学者见识”,“某年十七八时,读《中庸》《大学》,每每早起须诵读十遍。”
胡宪是三先生里最长寿的人。秦桧死后,朝廷任胡宪为秘书省正字,这时他已75岁。胡宪抱病上京,递了封折子。在奏折中说,“金人必定要毁约,老臣宿将中只有张浚、刘琦可用。”上完这道折子,胡宪就跑回乡下。两年后,胡宪去世,享年77岁。
胡宪还有一位学生,名叫吕祖谦,开创了“浙东学派”。朱熹、吕祖谦,以及胡安国的学生、湖湘学派代表人物张栻,三人并称“东南三贤”,在理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张栻就是胡宪奏折中提到的张浚的儿子。
历史上的名人,往往有着千丝万缕,又不着痕迹的联系。后来,朱熹、张栻、吕祖谦三人成为学术上的诤友,追论起来,似乎时间老人早在朱熹师学武夷三先生的时候,就已为他们牵线搭桥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