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打击文艺青年的热情!因为下一刻,他可能坐在酒桌旁,点上一杯慕尼黑啤酒!要给他(她)们烙糖饼!

今天在头条看到了一篇文章。大意是:

“这样的写作水平,你认可吗?

县作协群有个会员,几乎天天有新作品分享到群里,半个多月了,众人对此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评论他的作品。

无鲜花,无点赞,好评没有,连差评也不见。”


楼主的意见是。

“喜欢写作是件好事,但不要随意把不成熟的作品公之于众,毕竟这个圈子里的人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像这样冷场,作者就应该反省一下,潜心学习诗词格律,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说我个人的看法。重申,仅代表个人看法。

个人觉得。诗词一道求得是,直抒胸怀,韵律反而是其次。


并非,不懂韵律,就不能写诗词。诗词只是文学的一种形式。其本质还是文字。其精神才是韵律。

若是一味追求格律,个人觉得反而落了下乘。


但这不是我要说的主题。

我的主题是:

不要打击文艺青年的热情!因为下一刻,他可能坐在酒桌旁,点上一杯慕尼黑啤酒!


一个人爱好文学,总比他(她)爱好抽烟;喝酒;打麻将;家庭暴力强吧。

即使他(她)写的差。不懂所谓的韵律。


在文学的大道,行走的如乌龟一样缓慢。但这条路终究是好的。

起码“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天津有个相声《钓鱼》大部分的人都听过吧。

其中有段台词很有哲理:

“哎……那谁,二儿他妈妈,你给我烙仨糖饼!

哎哟,二儿他爸爸,你可真哏儿啊!鱼呀你是一条没钓来,你饭量可见长啊!”


二他妈妈,虽然知道二他爸爸钓不上鱼。嘴里调侃,可还是给她烙糖饼。

为何?二他妈妈是个明白人。与其让二他爸爸去抽烟喝酒打麻将,不如让他去钓鱼。

你品。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人民群众是有智慧的。


重要的事情说第二遍:不要打击文艺青年的热情!

来看个历史故事。

北宋的科举考试制度,过程分为解试、省试、殿试三道关口。


所以总有一部分贡士,多次参加殿试时仍然被制度无情地淘汰,选不上进士。

来自华州华阴县的文人张元便是其中之一。


“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日若遂凌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屡次被淘汰的张元一怒之下,离开大宋,不辞万里投奔了西夏。

得到了李元昊的重用。官至国相。

张元后来在“好水川之战”大败宋军。杀得宋军尸横遍野。


此战,成为宋朝建立以来伤亡最重最惨痛的一次战争。

张元在宋军数万尸骨面前,在战场旁的界上寺外。


写下了“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这让后人不知如何评判的一首诗。


完美演绎了“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张元的所作所为,迫使北宋改变了一项做法。改变了历史。

王咏的《燕翼诒谋录》卷五记载,北宋鉴于张元叛宋投夏的教训,废除了殿试里的淘汰制度。

只要参加了殿试,都获得进士功名,只是根据殿试成绩进行高低排名。

此后,明朝、清朝也沿用了殿试不淘汰贡士的做法,长达500多年。


你说这是巧合?那给你看看近代。

重要的事情说第三遍:不要打击文艺青年的热情!


1907年的夏天,一位母亲微笑着目送她的孩子走出家门。这个青年,踏着阳光,要到维也纳美术学院参加入学考试。以圆他那做画家的梦想。

1910年的秋天,他又参加了第四次的入学考试,结果第四次落榜了。


于是,这个从小就喜欢艺术。喜欢画画,一心相当艺术家的青年。

觉得自己的艺术梦想破灭了。于是,没再走艺术人生的主线。开始开启了他人生的副本。

有句话叫“上天留下他,是要他干点别的事情。”

当他静静的坐在慕尼黑啤酒馆的酒桌旁,点了一杯慕尼黑啤酒之后。

整个世界都被这个小胡子的,地狱级别人生副本,卷了进来。一片血肉横飞。


这个副本就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个小胡子就是。

阿道夫.希特勒。


我就说。但凡维也纳美术学院的那些遗老遗少们。

但凡。你们能给这个青年一丝希望。

比如:“你这画,线条还可,着色也还行,但是采光还有......

年青人不要灰心,我看你再画上三年应该就没问题了。我这有个提高班......”


结果就因为你们,打击文艺青年的热情!

让世界少了一个艺术大师!多了一个战争狂人!

“我只想当个画家,确切的说,我想成为艺术家。”

这是阿道夫·希特勒在个人自传《我的奋斗》中说的一句话。


2015年,在德国纽伦堡的一场艺术品拍卖会上,14件元首的画拍出39.1万欧元。

可晚了呀!早干啥去了!


所以。各位读者,各位朋友。请不要打击你身边的文艺青年。

爱好文艺的人,大多敏感而感性。“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爱好文艺的人,有时候会偏激。所谓“不疯魔不成活”


对待身边的文艺青年,要多鼓励,多赞赏。

不要嘲讽和讥笑,更不要谩骂。

多给他(她)烙糖饼吃。


当他(她)问你。“我写的;画的;逛街;这个包买的......怎么样?”

好。你当然要夸奖。

若是你真看不出好来。你也别批评。

你就说:“写作;画画;演讲;练琴;逛街;买包......辛苦啦!我给你烙糖饼去。”


要积极鼓励他(她)开启文艺人生的主线。练好你烙糖饼的手艺。

读者们!朋友们!如果你的男(女)朋友或亲朋好友。

有一天用他(她)那穿越历史的深邃目光注视着你,幽幽的说道:

“我想喝慕尼黑啤酒了。”


你一定不要有丝毫的犹豫。马上;立刻;火速......的答道:“我给你烙糖饼去。”

然后马上;立刻;火速奔向厨房烙糖饼。


要知道,此刻或许你不能掌握世界的命运。

但。

你和家庭的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千万不要因为你的言语打击,和糟糕的烙糖饼技术。

让某一个文艺青年放弃了艺术人生的主线。

某一刻坐在酒桌旁,点上一杯慕尼黑啤酒!

不说了,我烙糖饼去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