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一味软弱永无出头之日,对付欺凌只有硬刚

  • 题/《汉武大帝》:一味软弱永无出头之日,对付欺凌只有硬刚

  • 文/一恒独步

  •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一位伟人在他创作的那首荡气回肠的《沁园春• 雪》这首词里,在他心目中能够被华夏历史永远记住的只有这样几位“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汉武帝为何得到伟人的盛赞

看看,仅仅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还包括一个能够算得上的成吉思汗。

(霸气侧漏的一代圣君汉武帝(剧照))

这位伟人,不用说,我们都知道他是毛泽东。秦始皇,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用武力统一了六国,奠定了华夏统一的基础。纵观汉朝,虽然历经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历经405年漫长的岁月,总计26个皇帝。

为何毛泽东不把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列为历史上值得称颂的伟人,是不是有点不公平,相反却是他的后代刘彻汉武帝,排在如此显要的地位。毛泽东这样的评论,当然有伟人高瞻远瞩的认知做支撑的。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汉朝自建立后,始终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对汉朝一直采取的对匈奴和亲和进贡之策,延续了很多年。造成这一现象的发生,是在汉高祖刘邦被匈奴所困,不得不签下屈辱的城下之盟。而彻底打破这个城下之盟的人,让汉朝重又恢复其尊严的就是汉武帝了。

《汉武大帝》还原了汉家由屈辱到强盛的历史

当然,真正要去了解那段历史,真正体会毛泽东对汉武帝的赞美和称颂,只有走进历史的典籍里去寻找。苦于当前生活节奏之快和内心的浮躁,已经让我很少能够沉下心来去认真拜读古代典籍,对于我来说,最好的,也是最为简捷的方式,当然是看电视剧《汉武大帝》。

虽然,看电视剧在很多人眼里,被冠之以所谓的快餐文化,但是,能够把这样一部大剧,始终以兴趣盎然的态度享用,不也是品尝到正餐一样的效果吗。

如同好马配好鞍,《汉武大帝》这部大剧,笔者任意的揣测一下,要把这样一部正剧拍好,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摄制组从提纲,到剧本,以及分镜头,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思路和计划在实施。

汉武帝(剧照)

谁都明白要把这样一位为汉朝,当然是奠定了我们叫汉族,为这个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伟人演的像当年的他,演员的水准,那还用说,必须要得到保证,也只有堪称重量级的演员才可以胜任这一角色。

无疑,《汉武大帝》剧组选中了陈宝国,也可以说陈宝国担纲主演的《汉武大帝》这部经典作品,可谓选对了演员,也使得这部正剧,真的印进了喜欢看这部电视剧的人的脑海中。

签下和亲屈辱的汉高祖刘邦(剧照)

《汉武大帝》全剧长达52集,竟让我看的是那么的兴趣盎然,穷追不舍。

史书中的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代帝皇,这谁都知道。而电视剧如何把这位皇帝的一生,通过每一个镜头,每一段情节的展开,让我们不知不觉走进那段汉朝初期的历史,对于导演和演员来说,都是需要极其深厚的功力。

电视剧以 “文景之治”为背景,逐步展开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当汉景帝当政时期,年幼的尚未继位的刘彻经常听到这样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就是“匈奴。”

汉初,因为刘邦被匈奴所俘,不得不签下屈辱的和约。只能以“和亲换和平”,包括巨额赔偿等这种耻辱的方式,却始终没能带来边境安宁。匈奴始终以亘古不变的方式,肆无忌惮的在汉朝边境侵略我领土,杀我边民、虏我妇孺,并对被占领的城市付之一炬,让开国初期的几代汉朝皇帝束手无策,只能忍气吞声。

《汉武大帝》海报

精心准备闪击匈奴一了心愿

终于汉景帝驾崩,刘彻继位为汉武帝,汉家王朝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空前的增长,面对逐水草而居的匈奴,要了进贡,丝毫没有收敛强盗的习性,是可忍孰不可忍。历史选择了汉武帝,这位明君力排众议,赌上了国运,决定主动出击匈奴,为汉家千秋万代和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永绝后患。

自以为吃定了汉朝的匈奴单于(剧照)

汉武帝下这样的决心,绝不是心头发热逞一时之勇的。电视剧里让我们看到为了彻底打败匈奴,汉武帝是从长计议,做了多年的精心准备。

匈奴主要是骑兵作战,对战马的要求较高。为此,汉武帝下令从西域,以及外邦大力购买优质良马,发配给担负于和匈奴作战的军队。考虑到匈奴主要是生活在苦寒地区,对单兵素质的要求较高,汉武帝采取在部队中从军队中再次招募体格健壮,头脑灵活地士兵组成骑兵部队严格训练。

(闪击匈奴的主帅卫青(剧照))

尤其是针对匈奴人弯刀锋利硬度高,不惜花费巨资从西域重金聘请工匠和购买优质矿砂,冶炼硬度更高的生铁,再精心打造成锋利的兵器。汉武帝想到匈奴作战主要以骑兵为主,为有效做到在远距离杀伤匈奴骑兵,对秦时期的弓弩进行大胆改进,从而让弓弩射程由30步提高到50步,为阻挡匈奴骑兵的凌厉攻势,发挥出无与伦比的作用。

汉武帝作位全军的统帅,他当然知道一旦和匈奴开战,他的目的就是把战火烧到敌人的后方,在敌人的土地上作战的思路,而匈奴活动的区域,缺少各种必备的生活资源,如此怎样让在前线冲杀的将士,能够吃饱肚子,睡觉不受冻,同业也是保证战斗持续进行的关键一环。

《汉武大帝》(剧照)

电视剧里笔者看到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展现的淋漓尽致,任人为贤。当所有的准备完成后,一场改变汉朝命运,包括匈奴命运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这部气吞山河的电视剧让我们永远记住了出击匈奴三位上将军的名字,卫青、霍去病、李广。金戈铁马,滚滚黄沙,汉家天下的龙旗过后,是数不清的曾经骄横不可一世的匈奴人的头颅,一路狂飙的铁蹄以正义为名,跨阴山、过漠南、扫漠北、飞驰巴尔喀什湖------更有 “匈奴不灭何以家为”这样豪迈激情的名言,让笔者看到这里激情澎湃,为汉武帝欢呼,为赶走异族欺凌的英雄欢呼。

剿灭匈奴的第一功臣霍去病(剧照)

电视剧选取了几次经典大战,高度概括了汉武帝是经过数年连续不断的征伐,才让强大的汉军彻底打败了匈奴。由此,不仅西汉时期边境再也没有匈奴人的袭扰,东汉同样也没有他们的踪影,随之而起的是汉朝不可替代的成为当时世界上无可匹敌的第一强国。

也可以这么说吧,在连续数年汉武帝出击匈奴的慢慢征途上,那些出现在汉家虎狼之师眼中无数的民族,在当时几乎都处于茹毛饮血的阶段,彻底剿灭匈奴,让当时的中国人民族优越感爆棚,也使得中国人在经年累月的积累下逐渐形成了中国是地球的中心,更是文明的中心,而维护民族统一,保持华夏领土完整逐渐演变成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更成为深入骨髓的一种信仰。

《汉武大帝》(剧照)

汉武帝真正做到了他的祖上刘邦汉高祖醉酒击筑唱的那首心曲“大风起兮云飞扬,危加海内兮回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可谓是对中国人向往和平生活,并着力保持统一和领土完整最完美的诠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