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知识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类近几十年创造的成就超过了过去几千年。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小时候所学的知识,长大就已经过时不够用了,因此,终生学习就是我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李书玲的这本《心智成长:开启高效学习成长模式》就是教会我们怎么把自己训练成为一位心智成长型学习者,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
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的袭来,看似我们可以得到非常多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根据互联网的算法,我们在互联网上所得到的信息越趋向于我们更容易接受、更喜欢的信息。“大数据的精准推送,同类信息的重复强化,导致我们对世界的判断呈现更加偏执的倾向”。这就是我们在互联网上得来信息最大缺点。因此,自己必须有着足够的判断力,打开自己的心智成长模式,避免踏入学习的误区。
作者指出了了九大常见的学习障碍误区。前面的说到就是其中之一:信息获取便利与判断力困难。而这九大障碍还包括:经验固化、概念与信息污染、努力学习与知行分离,等等。看到李书玲的这些相关概念,我们第一感觉是其不知所云,这也是这本书的一个特点,有着一定的知识获取障碍。作者用了太多的专业名词,需要我们必须静下心来理解作者的观点,慢慢去接受和学习这些相应的概念。作者有意在我们快速的社会学习中,让我们慢下来,来接受更加专业,更加系统的学习方法。
任何一件事物,只要用心钻研,达到了“道”程度,就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好处,并带给我们非常快乐的体验。学习也一样,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到更加艰深的知识,很容易达到心流状态。这也是我们能更容易坚持终生学习、心智成长的动力所在。而心流是我们全神贯注的、主客体一致、无我的、无意识的一种状态。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持续坚持,也需要我们有一种工匠精神,真正需要静下心来,用心的去感受这个世界,用心去学习。
我们要重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现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怎样让自己真正的能学到东西?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轰炸,而真正的要做到心智成长。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观念是极为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方法和观念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关于学习方法,李书玲给出了思维训练法和心灵训练法。当然也不同于很多工具类图书的言简意赅、清晰明了。李书玲还是一贯的喜欢使用很多专业的词汇,让我们在阅读时必须深入思考才能得到有用的知识。其实阅读这本书本身就是学习方法的一部分,可以让我们思维和心灵得到锻炼或升华,我们下面引入一小段作者关于“思维的张力”论述原文,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行文。如果你喜欢,如果你想更多的掌握心智成长的模式和方法,请找来原著阅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无论当下我们处在什么位置去看待世界,更大范围里的因素往往是环境和限制条件。更小范围的因素是事物机体的构成部分。把更大的环境和限制条件纳入考虑范围,有利于我们自己思考和探索事物的延展空间。看到更小的因素构成,能够帮助我们思考事物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风险。看到一个整体范围的同时,又能够对其中局部的构成和规定进行清晰界定。这个所谓的“范围”和“局部”都是可大可小的,这就意味着思维的张力在提升。”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很多论述,都有着哲学思辨的意味,很多人也许不喜欢这种行为风格,但作为心智成长类的图书,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它,来接受这本书本身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