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温病系阴虚亦系阳虚

人身收敛之气能生津液,阴气也。疏泄之气最动相火,阳气也。温病之理,疏泄太过收敛不足,本是阴虚。但阳气疏泄于外,化作邪热,里阳愈少,故系阴虚亦系阳虚。

仲景于温病戒汗下者,因温病是虚症,当保养阴液,尤当保护阳根也。有人问曰:温病既是阳虚,何不用热药以补阳?不知温病之阳虚,乃水中相火浮于水外也。相火浮于水外,乃木气疏泄,肺金不收。养木气,平疏泄,以收肺金,只要肺金能收,浮出水外之相火,自然归于水内。此温病补阳之法也。

伤寒发热,由于胆经不降。温病发热,不止由于胆经不降,且由于肾水不藏。温病若用热药补阳,必定增加灼肺之热,并且煎枯肾气之水。肺肾之阴再伤,岂不阴绝而死。肺肾之阴再伤,不能收藏相火,相火全出,外热更加,岂不阳亡而死。收降相火归于肾水,此种补阳之法,内伤病中用处甚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