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注重团结,每个人都有一种思乡情结,家是生养自己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本。家乡是一个人成长的开始,也是努力的起点。
过年是中国人的一个大节,是值得庆祝的,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无论年前怎样过了年就是新的起点,所以有一种情怀就是过年回家,不管身在何处,遇何处境,多少尴尬。年轻人孤身在外过年时向往回家,期待回家,信心满满目标清晰。
然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想回家是心头热血,美好纯真的激情在心中澎湃。回家,寄托了一种追求,盼望家的和睦、进步与幸福,厚积薄发新人成才等等,观念中儿子是父亲的荣耀。每个人都想守护这份荣耀,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
然而,年轻人怀着满腔热血,年老人却不温不热。年轻人在外面打拼久了,把自己的目标与希望不免感染于自己的家乡,把美好的盼望寄托在家庭,可是,想象归想象,最终还是发现人很难改变。最终不得不发现自我理想的感情寄托在了错误的思维中,往往是被现实泼了凉水。
打拼在陌生的城市,对城市点点滴滴的向往都化作年轻人该有的动力,尤其是农村是没有办法平衡的。这一落差的弥补,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一是“我能理解他人也理解自己,我不奢求别人也不苛责自己。”怀有这样心态的人不会把自己崇高的理想让过年回家几天的时间打破,也会从中得着力量继续奔走前行,不卑不亢,不轻易热血尝试也不容易极端放弃。
二是“我回去受不了;条件差劲什么都不方便,更受不了父母的唠叨,也受不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盘问;被极度虚荣压迫下无法喘气只能逃避等等”。若是单身相信最受不了的就是父母的逼婚,父母心意虽好,但实在不能理解年轻人的处境。这份苦,只能暗藏心底化作下一年努力的力量。前人的高楼大厦已高高矗立,而年轻人努力寻隙扎根,难上加难,经历过来不得不说都是悲催与心酸,还好,年少无知,无知者无畏,若是害怕就早已失去了信心。每一双现实的眼睛都直直地盯着你有何成就却很难接纳你的卑微。
不能胜过环境,胜过自己,不回去也是暂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毕竟每个人成长环境不一样,适应能力承担能力也不一样。有容乃大不是一朝一夕锻炼出来的品质。但相信人不会一尘不变,此时不能不代表将来不能,人总是要成长。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年轻就是资本。
不想回家的理由可能差不多一样,没有成家的反正一个人,回家除了父母的唠叨,也没有什么,回家前信心十足满心欢喜,没过几天就无法忍受,想想不如不回。成家的上有老下有小,不回家是说不过去的,毕竟,肩上的责任无可推诿。当然,一家人在一起,就无所谓回不回了,在哪里都一样过年。其实,出门在外的,几乎没有人不想回家过年,各种思绪,各种情感,只不过现实的残酷阻止了一些人的梦想!只能不必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