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智慧,逢人只说三分话,三分是个什么度?

自古以来为人处世,讲究的都是一个的问题。赞美的话,点到为止,合适为好,太过了反而显得虚假;与人相交真诚是基础,切不可所有的事都往出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或许你真实的三观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人与人之间要经常性沟通,但应该是有效的、有度的沟通。

73c58dbea5fd4faba5e1297c9e6caef0.png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增广贤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老是老滑头,小是小滑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话到嘴边留半句,事到临头让三分;饱经世故少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

把握好说话的度,首先要分清你说话的对象。对待老人,语速放慢,声音洪亮,嘘寒问暖,保持谦逊;对待孩子,说话俏皮,多讲道理,不要发火;对待同事,有效沟通,只谈工作;对待朋友,换位思考,切不可只考虑自己,不顾朋友感受。

只有摸清楚,搞明白我们所要应对的对象,才能给把握好说话的度,以及相处的度。对待别人,不能将自己毫无保留的全披露出去,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你的抱怨别人并不感兴趣,也许还会觉得你是个事儿精,所以少说多做,说话有度,才是处世良策。

冯大爷买了很多保健品,儿子知道后很生气,寻其原因,才知道冯大爷有个忘年交朋友小李,两人关系不错,小李在知道冯大爷有一些高血压等慢性病,经常浑身不舒服,还对儿子儿媳有很大意见,于是他对冯大爷说,儿女不孝顺,你的钱应该给自己用,于是忽悠冯大爷买了很多保健品。

冯大爷就是犯了对人太相信的错误,将自己家里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的说出去,导致被别有用心之人拿捏了,造成了财物损失。

话到嘴边要留半句,事到尾要让三分

茶不能倒得太满,会烫手;话不能说的太满,会翻车;做人做事不能太绝,给别人留条后路,给自己留条退路。

有人说,真理往前一步是谬论。真理也是点到为止,凡事都是一个度的把控。待人有度,处事有度,说话有度。

季羡林说:“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真诚是把握度的前提,自己办不到的事情,不要随便答应别。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拍胸脯保证。还在计划中的事情,不要到处宣布。

话到嘴边留半句,是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之前工作中,遇到有同事争功抢功的事情,本来自己很生气,想要训斥对方这种不良行为,最后转念一想,变成了“亲爱的,我们共同努力”。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是可以爽一时,但是破坏了和谐的团队氛围,还让自己的形象受损,得不偿失。

在自己的心中,装一把尺,遇到事情,用尺子衡量下,再进行处里。这把尺子,就是人生修炼的成果。你的尺子修炼到什么程度了?欢迎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见解哦!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